盛唐烟云未删减无删减阅读
|
![]() |
|
木屋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盛唐烟云 作者:酒徒 | 书号:47214 时间:2018/11/1 字数:3727 |
上一章 第二章 霓裳 (三 上) 下一章 ( → ) | |
第二章 霓裳 (三 上) 第二天早晨,杨国忠便将半夜时对老 ![]() 大宛都督王洵与大食东征军鏖战西域,大捷。一役斩杀敌军万余,俘获数万,擒上将二十三人,阵斩四十八。大食东征军主帅艾凯拉木丢袍弃马,混在 ![]() 经过翰林学士张渐的润⾊,大宛都督府将士的功绩,愈发显得光彩夺目。群臣闻听,精神无不为之一振。就连坐在龙椅上満脸抑郁的大唐天子李隆基,也忍不住长⾝而起,连声叫好。 “好,好,真不愧是开国侯王相如的子孙!朕沒看错了他。”连续在噩耗中沉浸了一个半月,李隆基难得⾼兴了一回。満是皱纹的面孔上,透出病态的红晕。“快,逞上來,把所有战报都给朕逞上來。元一,你给给朕一份接一份的念,朕必须听此战的详细经过!” “诺!”杨国忠的和⾼力士齐声答应,一个得意洋洋,一个眉头紧皱。战报其实已经送达兵部有些时⽇了,只是杨国忠一直沒心思将其上报与皇帝陛下。其他一些知情者也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主动选择了沉默。 但此刻沒人会留意战报抵达长安的具体⽇期。大唐朝野太需要一场胜利來振作士气了,哪怕这场胜利发生于两个多月前,距离在数千里之外。 大食国虽然为化外蛮夷,但也算得上兵強马壮。三年多以前还在怛罗斯河畔击败过安西军。可如今,几个青年才俊带着数百护卫,就替安西军洗雪了前聇。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大唐国力犹在,国运亦如⽇中天!所谓安禄山和史思明二人的叛 ![]() “…末将本 ![]() 如果安禄山不在这个节骨眼儿上造反就好了!听完了⾼力士那抑扬顿挫的朗诵,包括几个对大宛都督府另眼相看的人,或多或少,心中都油然涌起了一股遗憾。整整一年啊,封常清在兵部,跟武将们筹划整整一年。几乎已经万事俱备了,却忽然在肚子上被叛军捅了一刀! 一个大宛都督府,数千兵马,就能击败整个大食东征军!整个安西军如果倾巢西进的话,战果将会是什么样子?!恐怕非但能将永徵年间的国土尽数恢复,一直将兵锋推到大食王都,将其犁庭扫⽳都说不定! 错失良机,错失良机……等到下一次大食国內外 ![]() 唯一丝毫都不感到遗憾的就是李隆基,他还沉浸在大胜的喜悦之中,信手拍打着御案,连声赞叹“好,好,好,朕沒看错人,朕当年第一眼看到此子,便知道他是我大唐的一匹千里驹!” “⽗皇这回,可是真的老了!”看到李隆基如痴如狂的模样,受命与杨国忠一道处理朝政的太子李亨忍不住在心中感慨。 ⽗慈子孝这种东西,在帝王家向來是不存在的。特别面对着李隆基这种长寿且多疑的⽗皇。在十七年的漫长储君生涯里,李亨几乎每天都活在忧虑和恐惧当中。他不能一点也不过问朝政,否则会被视为不务正业。但是他也不能过多过问朝政,否则会被视为图谋不轨。他不能一点儿也不跟群臣 ![]() ![]() ![]() 有时候,太子李亨甚至羡慕自己那些才能和智慧都很普通的兄弟,至少他们能活得自在一些。但是他又不得不时刻保持着警醒,以免真的有一位兄弟比自己更得⽗亲的宠爱。毕竟太子这个位置,一登上去,就再也无法平安退下來。否则,结局必然会凄凉无比。 好在他的一众已经成年的兄弟们,迄今为止,还沒有人表现得比他更为出⾊。这些皇子们或者有能力沒野心,或者有野心沒能力。唯一一个既有能力,又有野心的荣王琬,又因为在河南战场毫无建树,彻底失去了⽗亲的信任。闻听洛 ![]() ![]() 悲的是,在年迈的⽗亲手里,大唐国势已经糜烂到了如此地步!而喜的却是,荣王琬从此再也不可能威胁到自己的储君之位。 储君,一储就储了十七年的储君,即便是一堆最耐储的蔓菁,也储成灰渣子了!但是只要⽗亲还在位一天,他就必须继续耐心地储下去。哪怕心里头有多少雄图伟略在燃烧,烧得全⾝⾎ ![]() “…立刻将大宛军的战绩刊刻成邸报,昭告天下。朕要让天下人看看,我大唐到底还有沒有善战之将!”御案后的老家伙终于结束了他的长篇大论,太子李亨也迅速回过神來,装出一幅正在虚心学习的模样。 “臣遵旨!”中书舍人宋昱上前领命。声音喊得无比响亮。 大唐天子李隆基迅速看了看他,皱着眉头说道:“这份战报里提及的宋武,是你的弟弟吧。朕隐约还记得他!” “回陛下,臣的胞弟宋武,亦时刻感念着陛下当年的教诲之恩。所以才每战必前,奋不顾⾝!”中书舍人宋昱非常善祷善颂,弓下⾝子,朗声回应。 “好,好,年少有为。你们兄弟两个都年少有为!”李隆基被拍得很舒服,对着宋昱连连点头。“这样的少年才俊,朕不会亏待他们。杨卿,你可想过朕该给他们什么赏赐?” “谢陛下厚爱,为陛下做事乃微臣和舍弟分內之事,不敢居功!”抢在杨国忠回应之前,宋昱又赶紧表态。 他越是这样,大唐天子李隆基越觉得其忠心可嘉。摆了摆手,笑着道:“哎!哪有立了大功却不给封赏的道理?!那让朕以后拿什么去 ![]() “臣遵旨!”看到火候已经差不多了,杨国忠闪⾝出列,接替了宋昱的工作。“王明允舂天时才实授的大宛都督,不宜提拔过速。臣以为,陛下可以增其爵禄,以示荣宠!至于宇文至、宋武两位将军,这几年一直与王明允将军并肩作战,劳苦功⾼,宜…” “都要授以显赫职位。现在乃非常之期,只有重奖有军功者,才能令将士们为我大唐效死力。”李隆基正在兴头上, ![]() “臣,尊旨!”杨国忠沒想到事情进行得比自己预计还顺利,又惊又喜,拱手领命。 李隆基却觉得不放心,略加思索,继续说道:“王明允这么善战,又这么年青,只做一个大宛都督,的确屈才了。封常清如今戴罪立功,不宜再兼任安西都护府大都督之外的其他职务了。这安西节度府支度使的实职,就授予王明允吧!” 一语说出,満朝文武皆惊。节度府支度使,负责掌管大军粮饷辎重,权力仅次于节度使。按照惯例,这个职位通常由节度使本人兼任,或者由节度副使暂领。李隆基把支度使的职位给了王洵,又特地点出了封常清戴罪立功的⾝份,实际上等于变相指明了,准备让王洵做安西节度使的第一顺位接任者。 这个封赏,的确有些太重了!也彻底打 ![]() 不到二十岁就实授节度副使,的确有拔苗助长之嫌。李隆基心情好时,非常乐于听从臣子们的忠谏。思索了片刻,点头收回成命“也罢,朕亦不希望他⽇后真的赏无可赏。安西节度府支度使还是由封常清自己兼着,待朕心中有了更合适人选再任命。新设的安西采访使一职,便实授于王明允吧!至于爵位,他曾祖那一辈是开国侯,朕亦封其为郡侯。希望他能像其曾祖一样,为大唐鞠躬尽瘁。”(注3) 注1:唐代民间,已经有剑侠故事流传。据说能千里飞剑,追杀敌人,取其首级。 注2:田承嗣。安禄山麾下悍将,骁勇善战,为人奷诈。晚唐藩镇割据的始作俑者。 注3:采访使,是安史之 ![]() |
上一章 盛唐烟云 下一章 ( → ) |
木屋小说网免费为朋友们提供作者酒徒的小说盛唐烟云全文以及盛唐烟云无删减阅读,盛唐烟云未删减无删减阅读,想要阅读更多与盛唐烟云无删减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架空小说请持续收藏木屋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