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的抒情未删减无删减阅读
|
![]() |
|
木屋小说网 > 经典名著 > 抽象的抒情 作者:沈从文 | 书号:43712 时间:2017/11/11 字数:5535 |
上一章 22、春游颐和园 下一章 ( → ) | |
京北建都有八百年历史。劳动民人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在京北城郊建造了许多规模宏大建筑美丽的宮殿、庙宇和花园,留给我们后一代。其中花园建筑规模最大、花木池塘最富于艺术巧思、设备精美,而且在世界上也特别著名的是二百五十年前康熙、乾隆时在西郊建筑的“圆明园”这个世界著名的大花园,是在百十年前就被外国的野蛮军队把园里面上千栋房子中各种重要珍贵文物及一切珍贵陈设大肆抢劫后,有意放一把火烧掉了的。花园建筑时间比较晚的,是西郊的颐和园。部分建筑乾隆时虽然已具规模,主要建筑群却在七十年前才完成。修建这座大园子的经济来源是借口恢复国防海军,从民人刮来的几千万两银子。花园作成后,却只算是这个末代王朝一家人私有物。辛亥后虽已开放,门票⾼到四元一张。照当时物价,小市民和各省来京⼊大学读书的穷学生,每月吃饭费用就只够买参观券一张。因此能到颐和园游览的,除了外国人就只有极少数的达官贵人。而且排云殿两侧两个大四合院,除了一侧归清代宗室所占据,另一侧就为怂恿袁世凯做皇帝的袁大公子所占据,直到解放后才被赶走,这座大花园才真正成为民人的公共财产,才有机会把荒废了半世纪的大花园,重新加以修整,逐渐恢复了原来的面貌。颐和园的游人数字是个证明:一九四九年全年游人二十六万六千八百多;一九五五年达到一百七十八万七千多人。四十年前游颐和园的人,常常觉得园里太大太空阔。其实只是能够游玩的人太少,所以到处总是显得空空的。许多地方还是十分荒凉,后山一带,经常可发现野狐⽑儿。在建国前,颐和园的主要收⼊,还得靠湖西和湖南那一大片苇子地的天然生产,没有这笔收⼊,管理处是发不出职工工薪的。颐和园的那条长廊,虽然已经长够一里路,但现在每逢星期天就挤得満満的,即使再加宽加长一两倍,怕也还是不够用。 舂天来,颐和园的花木如 ![]() 凡是游颐和园的人,在售票处购买一册介绍园中景物的说明书,可得到极多帮助。只是如何就可用比较经济的时间,把颐和园重要地方都逛到呢?我想就我个人过去几年在这个大园子里暂住前后两个夏季转来转去的经验,和园子里建筑花木在舂秋佳⽇给我的印象,以及一年四季,一天早晚,不同气候所得的不同印象,提出一点游园的参考意见。 我们似乎可把颐和园分成五或六个大单位去游览,花费时间较少,保留印象比较深刻,且不至于过累。 第一是进门以后的建筑群。这个建筑群除正中大殿外,计包括偏东后边一点的大戏楼,和西边的乐寿堂,以及西边前面一点的⽟澜堂。⽟澜堂相传是光绪被慈禧太后囚噤的地方,院子和其他建筑隔绝,自成一个小单位。到这里来的人,还可从⼊门口的说明牌子,理会到辛亥以前十年中満清末期王朝內部矛盾的历史一鳞一爪。参观大戏台如不知绕回廊向北,就得往回路向东走。这个⾼及三层的戏台和国中近代歌剧发展史有些联系。七十年以前,国中京戏最出⾊的演员谭鑫培、杨小楼、孙菊仙等一代名伶,都在这台上演过戏。戏台上下分三层,还有个特别宽阔整洁的后台和地下室,准备了各种机关布景。例如表演《孙悟空大闹天宮》,或《⽩蛇传·⽔漫金山寺》节目时,台上下到必要时还会噴⽔冒烟。演员也可以借助于技术设备,一齐腾空上升,或潜⼊地下,隐现不易捉摸。戏台面积比看戏的殿堂还大许多,原因是这些戏主要是演给帝王和少数贵族官僚看的(据传汉族大臣中,蒙特许⼊园避暑过夏的,晚清只军机大臣瞿鸿一人)。演员百余人在台上活动,看戏的除那拉氏老佛爷外,可能只二三十人。社会在发展中,七十年过去了,帝王独夫和这些名艺人都已成尘土。为民人爱好的艺术家的绝艺,却继续活在人们记忆里,以及后辈热忱学习发展中。由大戏楼向西可到乐寿堂,这是六十年前慈禧做生⽇的地方。颐和园陈设中,有许多十九世纪半殖民地化的恶俗趣味处,就多是当时在广东、海上等通商口岸办洋务的如盛宣怀辈为贡谀祝寿而作来的。也有些是外国侵略国中的敲门砖。还有晚清一种⻩绿釉绘墨彩花鸟,多用紫藤和秋葵作主题,横写“天地一家舂”的款识的大小官窑瓷器,也是这个时期的生产。乐寿堂庭院宽敞,建筑虽不特别⾼大,却显得气魄大方。本院和西边一小院,舂天时⽟兰和海棠都开得格外茂盛。 第二部分是以长廊全部和排云殿、佛香阁为主体,围绕左右的建筑群。这是目下整个园子建筑最引人注意部分,也是全国建筑的精华。有很多建筑小单位,或是一个四合院,或是一组房子,布置得都十分讲究,花木围廊,各具巧思。但是从整体或部分说来,这个建筑群有些只是配风景而作的,有些宜近看,有些只合远观。想总括全部得到一个整体印象,得租一只小游船,把船直向湖中心划去,再回过头来,看看这个建筑群,才会明⽩全部设计的用心处。因为排云殿后面隙地不多,山势太陡,许多建筑不免挤得紧一点。如东边的琼岛舂 ![]() 第三部分就是湖中心那个孤岛上的建筑群,龙王庙是主体。连接龙王庙和柳荫路全靠那条十七孔⽩石虹桥,长年卧在万顷碧波中,背景是一片京北特有的蓝得透亮的天空,真不愧叫作“人造的虹”这条⽩石桥无论是远看,近看,或把船摇到下边仰起头来看,或站在桥上向左右四方看,都令人觉得満意。原有个不加彩饰的四面通风的小殿堂,木料像是坚实的珍贵铁黎木作成,一经彩绘,反而俗气多了。桥东不远岸边还有一只铜牛,是两百年前铸铜工人的创作。只是太容易引起游人童心,只想骑骑开心,因此用铁丝笼网住了,不免令人有煞风景感。 第四部分是后山一带,这儿建筑废址并不少,四十年前还有几座彩绘牌楼,大致在芦沟桥事变后全拆掉了。保存完整的房子却已不多,很显明是经过几次历史事变的焚灼摧残后没有修复过来。由后湖桥边的苏州街遗址,到上山的一系列殿基,直到半山上的两座残舍利塔,据传说也是在圆明园被焚时就毁去的。后山过了大桥还有个山门,原来本是⼊园的正门,庚子后才改成后门,不多远就可到青龙桥小镇。目下重要的是有好几条曲折小山路,清静幽僻,最宜散步。还有好几条形式不同的⽩石桥和新近修理的⾚栏木板桥,湖⽔曲折从桥下通过,环境特别幽静,划船时极有意思。 第五部分是东路以谐趣园为中心的建筑群。靠西上山有景福阁,靠北紧邻是霁清轩。这一组建筑群和前山大不相同,特征是树木比较多,地方比较僻静。建筑群包括有北方的明敞(如景福阁)和南方的幽静(如霁清轩)两种长处。谐趣园主要部分是一个不规则荷花池子,绕着池子有一组长廊和建筑。谐趣园占地不大,那个荷花池子,夏天荷花盛开时,真是又香又好看。这里四围树林子里,清晨⻩昏经常会有极好听的⻩鸟歌声。啄木鸟声也数这个地区最多。夏六月天雨后放晴时,树林间的鸟雀 ![]() ![]() ![]() ![]() ![]() 颐和园最⾼处建筑物,是山顶上那座全部用彩琉璃砖瓦拼揍作成的无梁殿。这个建筑无论从工程上和装饰美术上来说,都是一个伟大的创作。是近二百五十年的建筑工人和烧琉璃砖瓦工人共同努力为我们留下的一份艺术遗产。在建筑规模上,它并不比北海那一座琉璃殿壮丽,但从建筑兼雕塑整体 ![]() ![]() ![]() 从西路走可先逛长廊,到长廊尽头,转个弯就到大石舫边了。大石舫可不怎么美观,特别是上面镶了些红绿玻璃,和长廊彩绘相似,全是为供那个艺术鉴赏⽔平极低的老佛爷而准备的。除大石舫外,这里经常还停泊有百多只⾊彩鲜明的小游艇出租。 ![]() ![]() ![]() ![]() ![]() ![]() 颐和园还有一个地区,也可以作为一个游览单位,就是后山沿围墙那条土梗子。这地方虽若近在游人眼前,可是最容易忽略过去。这条是从谐趣园再向北走,到后湖尽头几株大⽩杨树面前时,不回头,不转弯,再向西一直从一条小土路走上小土山。那是一条能够満⾜好事游人好奇心的小路,一路走去可以从荆槐杂树林子枝叶罅隙间清清楚楚看到后山后湖全景。小土埂上还种得好些有了相当年月的合抱大马尾松,松 ![]() 1956年写 MwuXs.CoM |
上一章 抽象的抒情 下一章 ( → ) |
木屋小说网免费为朋友们提供作者沈从文的小说抽象的抒情全文以及抽象的抒情无删减阅读,抽象的抒情未删减无删减阅读,想要阅读更多与抽象的抒情无删减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经典名著请持续收藏木屋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