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史纲未删减无删减阅读
|
![]() |
|
木屋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中国人史纲 作者:柏杨 | 书号:43336 时间:2017/11/5 字数:30516 |
上一章 第三十一章 第十八世纪 下一章 ( → ) | |
十八世纪是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整个人类的生命,像一场无尽头的接力竟赛。十六世纪以前的亿万年漫长时间中,人类一直在缓缓步行。但自十七世纪起,欧洲的脚步加快。进⼊本世纪,欧洲开始跑步,科学上和意识形态上,同时都有非常重大的突破,把人类带进一个新的世界,作为未来的更猛烈发展的基础。诸如: ——约翰开发明飞梭(这是一个起步)。 ——哈格理夫斯发明纺纱机,一人工作,可抵八人。 ——瓦特发明蒸气机(人类开始脫离手工业时代,进⼊机器时代人 ——孟德斯鸠创立司法、行政、立法三权分立学说。卢梭创立《天赋人权学说》(这又是一个起步,奠定了民权的和人权的尊严。正是国中政治思想中所缺乏的东西)。 ——国美脫离英国立独,选举总统,实行三权分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没有帝王而由民人选举元首的国家。 ——法国爆发大⾰命,发表《人权宣言》(卢梭学说的实践,主民思想开始传播,不可遏止)。 而国中对这些却全部茫然不知,更没有引起丝毫震动。在清府政继续开疆拓土下,四百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并⼊版图。不过,到了八十年代,⻩金时代结束,被驱逐到一旁的大黑暗,重新合拢,国中又恢复不幸。 一喇嘛教与西蔵 在外蒙古喀尔喀部跟准噶尔汗国的冲突事件上,我们可以看到喇嘛教的影响力量。 喇嘛是西蔵语。喇,意思是“上”嘛,意思是“人”喇嘛,就是“上人”就是⾼僧。我们回溯十三世纪蒙古帝国跟吐蕃宗教国的关系,可发现吐蕃的没落,全是被佛教这个奇异的支派所促成。十四世纪时,蒙古政权被逐出长城,吐蕃跟蒙古的联系也告断绝。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吐蕃的名字消灭,而被称为乌斯蔵。到了上世纪(十七),又不知道什么原因,乌斯蔵的名字也消灭,而改称为土伯特。 跟喀尔喀分为三部一样,土伯特则分为四区: 一、蔵(后蔵,今西蔵西部) 二、卫(前蔵,今西蔵中部) 三、喀木(也简称康,今西蔵东部及四川省最西部) 四、青海(青海湖及柴达木盆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改称青海省)。 喇嘛教主八思巴,于十三世纪时,被蒙古帝国加封为蒙古国师。在八思巴领导下,僧侣们都穿红⾊袈裟,并娶 ![]() ![]() 宗喀巴是一位最有想像力的大师,他为喇嘛教创立一个别开生面的权力继承制度。他有两位门徒,一名赖达,一名班禅。宗喀巴宣称这两位门徒都是佛陀投胎,永不死亡,⾁体虽然毁坏,但灵魂却立即再转生世界,永远不灭。赖达、班排在⾁体毁坏(死亡)时,事先就预言他的灵魂要到某一个方向或某一个地方,以化⾝重生。逝世之后,先由⾼级巫师(拉穆吹忠)四个人,诵经作法,热闹一阵,然后分别出发去寻觅他⾝——灵童。找到之后, ![]() ![]() ![]() ![]() 宗喀巴大师于十五世纪一四一九年逝世,赖达以大门徒⾝份,继承为喇嘛教教主,班禅以第二门徒⾝份充当副教主。从此之后,就实行化⾝(呼必勒罕)统治。十六世纪时,那位使明府政招架不住的蒙古俺答可汗,曾恭 ![]() 上世纪(十七),四卫拉特之一的蒙古和硕特部领袖固始汗,从天山北路侵⼊青海(青海省)与喀木(西蔵东部及四川省西部)。这时候,赖达、班禅同住在前蔵的首府拉萨城,而仍信奉红教的土王之一的蔵巴汗,居住在后蔵的首府⽇喀则城,跟⻩教对抗。赖达宗教府政的最⾼执政官(第巴)桑结,向固始汗请求援助。固始汗接受这个邀请,出兵把蔵巴汗杀掉,把原属于蔵巴汗的后蔵土地,奉献给教主。于是赖达仍住拉萨,而班禅则迁到蔵巴汗所住的⽇喀则。固始汗大功告成之后,返回青海,留一个儿子率领蒙古军队,驻防拉萨。 一六八二年,赖达五世逝世,最⾼执政官桑结秘不发丧,仍用赖达的名义,为自己向国中请求封号,清府政不知道內情,就加封桑结为土伯特国王。桑结跟当时准噶尔汗国的噶尔丹可汗,秘密结盟。噶尔丹对库伦(蒙古乌兰巴托)活佛的指责和对外蒙古的攻击,都是桑结出的主意。直到一六九七年,噶尔丹杀自,国中才知道一直是桑结从中捣鬼,向桑结责问赖达何在,并暗示要派遣军队去勘察赖达的生死。桑结国王才恐慌起来,急急忙忙找了一位名札 ![]() ![]() 西蔵的政治形态是:三巨头并立。土伯特国王桑结主持行政,喇嘛教主赖达六世主持宗教,和硕特汗国王子拉蔵汗(固始汗的曾孙)主持军事。 二西南疆土的开拓——西蔵 西蔵三头马车制有严重的基本冲突,进⼊本世纪(十八),冲突表面化。 拉蔵汗对桑结国王事先没有征求他的同意,就确定谁是赖达化⾝,大不満意,他说他将抵制到底。桑结认为你这个蒙古酋长竟敢⼲涉我们西蔵內政,简直莫名其妙,决定把拉蔵汗毒死。拉蔵汗得到消息,先下手为強,一七○五年,发动突击,把桑结杀悼,把赖达六世囚噤。国中和准噶尔汗国分别向拉蔵汗要求 ![]() ![]() 拉蔵汗另行寻觅赖达化⾝,在博克达山(疆新吐鲁番北博格多山)找到一个名伊西嘉穆磋的孩子,说他就是灵童,举行了坐 ![]() 准噶尔可汗策妄阿拉布坦跟拉蔵汗有亲上加亲的婚姻关系。策妄阿拉布坦是拉蔵汗的姐夫,而策妄阿拉布坦的女儿又嫁给拉蔵汗的儿子丹衷,小夫妇一直住在伊犁(疆新伊宁)策妄阿拉布坦的王宮。 然而,国家的利益超过一切,策妄阿拉布坦渴望征服西蔵,拉蔵汗拒绝把赖达六世送给他,使他对自己的 ![]() 大策零这支远征军自一七一六年十月出发,⽩天潜伏,夜间前进,十个月后,于次年(一七一七)七月,神不知鬼不觉地接近西蔵首都拉萨。拉萨附近人烟稠密,既不能杀绝,又无法躲避,大策零对那些惊愕的蔵民说,他们是送丹衷夫妇回国省亲的卫队。拉蔵汗老了,国中方面一再警告他防备准噶尔汗国的突击,拉蔵汗认为这是最幼稚的挑拨离间的手法。现在准噶尔远征军从天而降,攻陷拉蔵汗所住的布达拉宮,把拉蔵汗杀掉。为了斩草除 ![]() 策妄阿拉布坦在战略上获得成功,但在政略上他犯了错误,他没有估计到国中对这件事的关切和反应,国中在接到拉萨陷落的报告后,决定用武力⼲涉。次年(一七一八),清府政正式承认逃到青海的格尔桑嘉穆磋为赖达七世,派遣军队送回西蔵。但进⼊西蔵后,在喀刺乌苏河(怒江上游),被大策零击败。 国中当然不会罢休,两年后(一七二○),清府政派出第二次远征军,分三路进攻。驻在外蒙古科布多和巴里坤(疆新巴里坤)的两个兵团,直接攻击天山北路准噶尔汗国本土,使它不能向西蔵增援。东路军总司令(定西将军)噶尔弼则由打箭炉(四川康定)西进,北路军总司令(平逆将军)延信,由西宁(青海西宁)穿过唐古拉山(今青海与西蔵分界)南下。大策零战败,不得不放弃占领了四年的别人的国土,由原道向国內撤退,但他们已没有来时候旺盛的士气,沿途死伤相继,生还到伊犁(疆新伊宁)的不到一半。 国中远征军进⼊拉萨,撤销一切国王和一切可汗的称号,又撤销土伯特国号,改称西蔵。任命故拉蔵汗的一位僚属康济乃,当前蔵最⾼执政官(固山贝子·噶布伦),另一位僚属颇罗乃,当后蔵最⾼执政官(台吉·噶布伦)。把喀木(四川省西部及西蔵东部)巴塘(四川巴塘)以东,划给四川省。 面积一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西蔵——包括蔵、卫、康,并⼊清府政 央中版图。 三中西部疆土的开拓——青海 西蔵并⼊国中后,青海起而反抗央中。青海本是土伯特王国四个地区之一,但它在上世纪(十七)初叶,就被蒙古人的和硕特部侵⼊,所以在青海广大的⾼原上,蒙古民族跟西蔵民族同样的多。不过他们都是信奉同一喇嘛的虔诚教徒,因此蒙蔵之间的感情,十分融洽。 和硕特汗国最伟大的领袖固始汗,进⼊青海后,很快的就征服了全部土伯特王国。固始汗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在前蔵,一支在青海。在前蔵的一支,因拉蔵汗被杀而结束。在青海的一支,由他的儿子鄂齐图汗继承,于上世纪(十七)被突厥族的噶尔丹可汗击败并呑。噶尔丹败亡后,青海脫离准噶尔汗国的控制,成为无府政状态,各个部落立独为政, ![]() 札什巴图逝世后,王位由他的儿子罗卜蔵丹津继承。本世纪(十八)二十年代国中进攻西蔵时,罗卜蔵丹津也率领他的蒙古兵团从征。这一次远行,使他看到和硕特汗国昔⽇的光荣, ![]() 西蔵并⼊国中后的第三年(一七二三),罗卜蔵丹津号召青海的蒙古人各部落酋长,取消国中清府政所封的“王爵”、“公爵”的称号,脫离国中的宗主关系。大多数蒙古部落和喇嘛教的重要寺院,都起而响应。清府政派驻在西宁城负责处理边疆事务的副部长(侍郞)常寿,被罗卜蔵丹津 ![]() 罗卜蔵丹津实在没有跟国中决裂的必要,事实上青海始终是立独的。国中除了把“可汗”“酋长”称谓改为“王”、“公”外,从不⼲涉他们的內政。准噶尔汗国并不比国中好,它曾征服过青海,消灭过和硕特汗国,把蒙古人和西蔵人置于统治之下。至少它不可能帮助罗卜蔵丹津夺取西蔵,它如果有这种力量,它自己会夺取。罗卜蔵丹津没有考虑到这些,也许考虑到了而认为并不如此。 国中的反应強烈而迅速,清府政任命年羹尧当总司令(抚远大将军),岳钟琪当副总司令兼前敌总指挥(襄赞军务,奋威将军)。次年(一七二四)二月,岳钟琪率五千人的骑兵,发动突袭。从西宁城向西急行军十二比于第十三⽇的黎明,在荒原上捕捉到罗卜蔵丹津的主力。罗卜蔵丹津的部队从梦中惊醒,但战马都没有备鞍,无法 ![]() 岳钟琪穷追不舍,每天奔驰一百五十公里,两天后,追到一个称为桑骆海(青海省西南角)的地方,只见红柳蔽天,渺无人迹,才带着他的俘虏,包括罗卜蔵丹津的⺟亲在內,凯旋而回。岳钟琪自出发到大获全胜,只用了十五天时间,就把面积约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青海土地,完全征服,纳⼊清府政 央中版图。这是国中战史上最有名的一役,跟大策零突袭西蔵之役媲美。 四准噶尔的覆亡与种族屠灭 我们可以察觉到一个现象,无论在外蒙古、西蔵、青海,清府政处处都遇到准噶尔汗国的強大力量。准噶尔汗国迫不及待地向外侵略,心情急躁而手段 ![]() ![]() 准噶尔汗国一连串大有作为的君主,对这种挫败,有无限的愤怒,遂使清、准边界地带的冲突,没有宁⽇。清府政显然没有力量摧毁他们,所以只是一味盼望和平共存,相安无事。在征服青海之后,就向准噶尔汗国建议重新划定边界。为了表示诚意,清府政特地把驻屯在哈密(疆新哈密)和科布多(蒙古科布多)的两个兵团撤回。但策妄阿拉布坦可汗对和解没有兴趣,他仍希望至少取得西蔵,谈判没有成功。一七二七年,策妄阿拉布坦逝世,儿子策零嗣位,他比他⽗亲更有才⼲和雄心,当清府政要求把和硕特汗国流亡可汗罗卜蔵丹津 ![]() 一七二九年,胤礻真组成远征军,任命傅尔丹当总司令(靖边大将军),岳钟琪当副总司令(宁远大将军)。一七三○年,傅尔丹兴筑科布多城堡,作为永久 ![]() ![]() ![]() ![]() 国中远征军和通淖尔之败,由于胤礻真对岳钟琪以十五天的时间征服青海的印象太深刻了,认为准噶尔汗国也是那样脆弱。而他任用的満族人总司令傅尔丹,却是一个庸才,对敌人毫无所知,所以才陷⼊极其幼稚的 ![]() 这是清、准间唯一的一次和解,维持二十五年。 在不能消灭对方的情形下,长期战争会使自己⾎枯力竭而死,和解是明智的。但和解建立在双方同等強大的基础上,一旦一方过度衰弱,尤其没有第三者的力量平衡时,和解就会化为乌有。准噶尔汗国在和解后不久,便发生內 ![]() 清皇帝弘历(胤礻真的儿子)亲自接见阿睦尔撒纳,用蒙古话 ![]() ![]() ![]() 阿睦尔撒纳投降的明年(一七五五),清府政叛盟,两路大军同时向准噶尔汗国进攻。北路军总司令(定北将军)班第、副总司令(定边左将军)阿睦尔撒纳,由外蒙古乌里雅苏台出发;西路军总司令(定西将军)永常、副总司令(定边右将军)萨拉尔,由巴里坤(疆新巴里坤)出发。准噶尔汗国经过十余年的自相残杀,人心早已离散,加上阿睦尔撒纳号召他们不要抵抗,所以准噶尔军队纷纷放下武器,民人夹道 ![]() ![]() 一直到这时候,国中并没有并呑准噶尔汗国的意思,只是想分而治之,使它的力量削弱,不再侵略国中。所以清府政下令恢复上世纪(十七)四卫拉特的原状,使他们仍保持四个立独的部落,互不统属,个别的作为国中的外藩,像外蒙古合并前的喀尔喀分为三个立独的部一样。于是皇帝弘历一口气加封了四部的四个可汗,并邀请这批新贵到遥远的东方热河(河北承德),由弘历接见,参加盛大的宴会。 对阿睦尔撒纳,清府政加封他为双亲王,以酬庸他的贡献。但阿睦尔撒纳有他更大的野心,他引导中军国队颠覆他祖国的目的,只在借。杀人,借国中的。杀他的政敌。他并不希望祖国分裂,所以他坚持仍维持汗国的体制,而由他当可汗。他这种想法跟国中的基本政策恰恰相反,清府政当然不能接受。阿睦尔撒纳在大失所望后,决心叛离国中,他了解国中在这次远征中所以迅速成功,有赖于他政治号召的力量,他估计这力量⾜可以把国中驱逐出境。于是,在占领伊犁(疆新伊宁)的明年(一七五六),阿睦尔撒纳宣布立独,那些刚接受清府政加封的四部可汗,也加⼊这个新兴汗国的行列。国中远征军果然一败再败,准噶尔汗国的土地几乎全部光复。这使皇帝弘历大失面子,认为准噶尔人是不能用仁义感化的野蛮民族,必须严厉惩罚。 第二年(一七五七),弘历重新组成远征军,北路蒙古兵团由蒙古人成衮札布当总司令(定边左副将军);西路満洲兵团由満族人兆惠当总司令(定边右副将军),发动夹攻,恰恰这时候可怕的恶运抓了准噶尔,天花忽然流行,准噶尔战士相继死亡,军队自行瓦解。当国中远征军进 ![]() ![]() 准噶尔汗国虽然覆亡,阿睦尔撒纳虽然死掉,未死于天花的准噶尔人用游击战作誓死不屈的抵抗,使兆惠疲于奔命。这更增加弘历的愤怒,他下令兆惠执行他的灭种政策。准噶尔人从此在他们的故土上消失,只剩下一个地理名词准噶尔盆地和横亘在中、俄两国边界上的准噶尔门(疆新博乐东北阿拉山口)要塞,供后人垂泪凭吊。 ——一个人或一个小团体,为了尊严的理由,宁可⽟破,不为瓦全,他们所作的壮烈牺牲,应受万世的崇敬。但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应有智慧和勇气接受屈辱,瓦全还有复兴之⽇,⽟碎便永无希望了。准噶尔人的遭遇,使我们惊悸。 阿睦尔撒纳是拉蔵汗的孙儿,丹衷的遗腹子,⺟亲是策妄阿拉布坦可汗的女儿。策妄阿拉布坦袭杀拉蔵汗后,又斩草除 ![]() 五西北疆土的开拓——疆新 准噶尔汗国灭亡的疆域,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天山北路准噶尔盆地,一是天山南路塔里木盆地。清府政把天山北路称为“准部”天山南部称为“回部” 征服了天山北路的准部,并不等于控制故准噶尔汗国全国领土。天山南路的回部是上世纪(十七)被噶尔丹可汗呑并的,现在侵略者失败,回部不愿再接受外人的统治。 回部范围即塔里木盆地的范围,当中是那块庞大无比的塔克拉玛⼲沙漠。在沙漠西端,罗列着十数个繁荣的城市,盆地上百分之九十的人口,集中在这十数个城市之中。 这就是国中历史上最重要的古西域故地,元纪前二世纪张骞,元纪后一世纪的班超,就在这里威震列国。七世纪时,唐王朝的军队再度进⼊,把它归并国中,但八世纪时却被吐蕃王国夺去。直到本世纪(十八),整整一千年之久,跟国中隔绝。一千年里面,这个区域发生过无数我们不知道的事件和无数传说不一的兴亡存废的变化。所以,当国中远征军征服准噶尔汗国,越过天山南下时,所面对的已不是当年古⾊古香的西域,而是奇异而陌生的回部风光。 回溯九世纪时,回纥汗国瓦解,部众星散。其中一部分进⼊西州(疆新吐鲁番),称为西州回纥。他们后来由西州再向西南迁移,到达航空距离一千一百公里处的疏勒王国(疆新喀什),征服了它,改名为喀什噶尔城。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回纥人抛弃了原有的佛教信仰,改信从西方阿拉伯传来的伊斯兰教。人们因为伊斯兰教为回纥人所信奉,所以倒果为因的把伊斯兰教称为回教。到了十三世纪蒙古帝国时代,又不知道什么缘故,回纥被改称为维吾尔,因他们信奉回教的缘故,人们又倒转过来称他们为回回、民回、回族,称他们所居的地区,即天山南路为“回部”维吾尔人跟准噶尔人一样,同属于突厥民族,在蒙古帝国四大阶级中,属于第二等(⾊目)阶级,比汉人的地位要⾼。 同样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回部兴起一位伊斯兰教教主,称为和卓木,地位跟喇嘛教的赖达,天主教的教皇相似,只不过和卓木是可以结婚的,所以教主的宝座是⽗子相传。准噶尔汗国策零可汗,曾于本世纪(十八)二十年代,把第二十五代的和卓木阿哈玛特,连同他的两个儿子布拉呢敦、霍集占,即著名的大小和卓木, ![]() 一七五五年,国中远征军进⼊伊犁,把大和卓木送回他的故都叶尔羌(疆新莎车),但仍留下小和卓木帮助处理天山北路维吾尔人的事务。明年(一七五六),阿睦尔撒纳叛变,小和卓木也乘机逃回叶尔羌。又明年(一七五七),阿睦尔撒纳失败。国中远征军派遣使节到叶尔羌,要求接受国中的统治。大和卓木同意,但小和卓木反对,他说:“我们如果听从了国中,弟兄之中,势必有一个被送到京北当人质。从⽗亲那一代起,我们像奴隶一样,受人摆布,应该是停止的时候了。而且国中新占领敌国的土地,游击战 ![]() 然而小和卓木的判断完全错误,判断错误就要付出判断错误的代价。国中远征军強行越过天山南下,山麓一些重要城市的城主不能抵御,纷纷投降。第二年(一七五八),満洲兵团司令(定边将军)兆惠率领他的精锐四千余人进攻叶尔羌,在距城一公里的黑⽔(叶尔羌河),渡河一半时,桥梁中断,被分为两截,陷于包围。可是,和卓木兵团既没有攻击用的重武器巨炮,又没有斗志。僵持了三个月,国中援军到达,把兆惠救回阿克苏城。第三年(一七五九),兆惠作第二次进攻,攻陷叶尔羌,大小和卓木向中亚的浩罕王国(乌孜别克浩罕城)逃亡。经过葱岭巴达克山部落(阿富汗东北部)时,被巴达克山部落酋长杀掉,把人头献给尾追不舍的国中追兵。巴图尔汗国只有四年寿命,就告覆亡。 现在,准噶尔汗国全部领土,面积约一百九十万平方公里,由清府政改称为疆新,即新开辟的疆土——事实上是新收复的疆土之意,并⼊国中版图。 六清府政的民族政策 疆新合并后,国中的领土膨 ![]() ![]() 从表上可以看出清府政对国中的贡献是如何大巨和重要。他们为国中开拓的疆土,较他们上世纪(十七)四十年代从明府政继承下来的领土,要大四倍,我们再用下表列出统计数字: 清府政并不是为汉人开疆拓土,他们纯是为満族人开拓,不过后来不得不传递到汉人之手。而且他们⼊关之后,坚持自己也是国中人——満族裔的国中人,跟汉裔的国中人,完全相同,所以他们理直气壮的以国中主人自居,东抢西霸,广置田宅。对其他的各民族,站在満族人的立场,厘定他们的民族政策。 对満族人清府政采取两项措施,一是坚决地保持満洲故土(东北)作为満族人独占地区,不准汉人出关(山海关)移垦,准备万一演出被驱逐的结局时,満族人可以跟当年的蒙古人一样,能够退回老巢。二是每一个満族男孩诞生,立刻就有一份战士的薪饷,目的在使満族人全民皆兵,专心从事战斗训练,不为外事分心。因为満族人太少,本世纪(十八)不过四百余万,而汉人已有二万八千四百余万,満族人认为必须这样,才能胜任对汉人和其他民族的控制。 ——结果是,一、东北地广人稀,田地大部分荒芜,在东北的満族人遂私下 ![]() ![]() ![]() 对汉人清府政完全效法明府政的手段,继续用科举作为武器,使华中民族中所有知识分子比从前更严重的酱在独占 ![]() 对蒙古人清府政利用他们的战斗力,而 ![]() ![]() ![]() 对西蔵人清府政尊重他们信奉的喇嘛教,而噤止他们从事政治活动。事实上西蔵人在喇嘛教的“泥沼”中,也没有余力去过问政治。清府政用隆重的礼节对待赖达和班禅,鼓励西蔵人出家当喇嘛,赋给喇嘛精神上的尊荣和物质上的利益,喇嘛是不准结婚的,在清府政的鼓舞下,本已⽇渐减少的西蔵人,更加速减少。喇嘛教如果继续不变的话,西蔵人会走⼊自然灭种的结局。 对维吾尔人清府政看他们比蒙古人西蔵人,要低一级,连谋略 ![]() ![]() ![]() ![]() ![]() 这种情形,在行政区域划分和地方府政的组织上,明显地表现出来。国中本土被划分为十八个省,简称为“本部十八省”以汉人为主,仍维持明王朝遗留下来的社会和政治结构。省长称“巡抚”两省或三省(有时候也有一省)设立一个大军区,大军区司令官称“总督”——也可以称为太上省长。这些地方府政的⾼级官员,当然全由満族人担任。直到下世纪(十九)中期之后,満族人无力控制全局,才不得不情愿任用汉人。 东北是満族人辫子王朝的发祥地,设立了三个“将军”一个驻盛京(辽宁沈 ![]() 內蒙古,则设立三个官阶比“将军”次一级的“都统”只管军事。一个驻承德,称热河都统。一个驻张家口,称察哈尔都统;一个驻绥远城(內蒙呼和浩特),称绥远都统。主要任务在镇庒蒙古人叛变和防止汉人移民。內蒙古民人则自己有自己的盟长(地区首长)、旗长(县长),享有比汉人稍⾼的自治权力。 青海,设西宁将军。西宁城在行政上属于国中本部十八省之一的甘肃省,但驻在西宁城的満族人将军,却是青海地区的首长,地位跟东三省的将军一样。他统治下的有汉人、蒙古人、蔵人,情况比內蒙古复杂。 外蒙古和西蔵,在每一个地区的首府,设一个“办事大臣”驻外蒙古库伦(乌兰巴托)的称库伦办事大臣,驻西蔵拉萨的称西蔵办事大臣:他们在 ![]() ![]() 疆新,在它的首府伊犁(疆新伊宁·准噶尔汗国的故都),设伊犁将军,跟东北、青海各将军 ![]() 七朝鲜·琉球·安南 跟疆土开拓同时进展的,是藩属关系的加強。藩属,用现代话来说,就是被保护国。 疆土的开拓是征服其他土地使成为国中不可分的一部分。藩属则仍是立独国家,但向国中称臣进贡,承认国中皇帝也是他们的皇帝,表示对国中尊敬服从,国中则允许他们跟国中贸易。国中不⼲涉他们的內政,但有权处罚和奖励他们的国王,因为他们的国王必须经过国中的加封之后,才算合法。藩属国王也以被国中加封为一种光荣和保障,他用此向怀有敌意的邻邦显示,他已获得一个庞然大物当他的靠山。 ——藩属国的元首只能称国王或可汗,不能称皇帝。一旦称皇帝,就等于脫离藩属地位,跟国中平等。在国中看来,世界上只有一个皇帝,如果有两位皇帝同时出现,就等于天上有两个太 ![]() 朝鲜王国是国中最古老的藩属之一,世界上再没有两个国家能像国中跟朝鲜这么长期的密切融洽。国中为保护朝鲜付出了大巨的代价。过去的事我们已叙述过,到了下世纪(十九),国中又为他作出第二次更大的流⾎牺牲。 另一个同样古老的藩属琉球王国,在十四世纪时,原是三个小国。十五世纪初叶,被其中之一最強大的国王尚巴志所统一,遂即派遣使节,远涉大海,向国中进贡,请求国中保护。它的首都名中山城,因之国中就封尚巴志为中山王。不过⽇本人的势力,因地理上更接近的缘故,不久也深⼊琉球各岛。每逢国中使节到琉球时,国王总是下令,命⽇本人先行躲避起来,在天朝大臣停留在国內期间,噤止民人说⽇本话,并涂去街市上的⽇文广告。南 第三个古老的藩属,是前面曾提到的对外称大越帝国的安王国。安南第一任国王黎利,于十五世纪脫离国中 立独,效法国中对首都称“京”的习惯,把 ![]() 本世纪(十八)七十年代,另一个阮姓家族崛起,称为西山 ![]() 西山 ![]() 但阮光平深知横挑強邻的结果是什么,他预防国中采取长期的报复手段,就派遣使节到京北匍匐请罪。恰好国中当时的皇帝弘历是一个虚荣心很強的人物,对阮光平的恭顺态度,大为 ![]() ——但事情并没有结束,西山 ![]() ![]() ![]() 八缅甸·尼泊尔·暹罗 缅甸是国中南方的紧邻,但因万山重叠,两国的 ![]() 缅甸跟国中发生关系,似乎开始于十三世纪,位于云南的大理帝国消灭,云南地区随着蒙古帝国的扩张,而并于它子国之一的元帝国,缅甸才跟国中接壤。上世纪(十七)六十年代,缅甸把请求政治庇护的国中明府政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榔, ![]() ![]() ![]() 经过九十年的疏远,本世纪(十八)五十年代,缅甸名王雍籍牙在位,跟国中恢复邦 ![]() 缅甸势力膨 ![]() ![]() 国中 府政改派明瑞出任云南总督,于一七六七年,率军攻⼊缅甸,企图夺取它的首都瓦城(曼德勒)。可是进⼊缅甸境后,在一个名叫象孔的地方,陷⼊缅军的埋伏,全军覆没。国中 府政再派第二次远征军,由傅恒当总司令(经略),于六十年代最后一年(一七六九),再度深⼊。可是热带森林地区所特有的瘴气——空气污染和 ![]() 缅甸当时的目的只求停战,并不是真心的低头,所以当国中退军之后,两国敌对如故。一直到了十八年后,一个曾经当过和尚,跟前任王室没有关系的国王孟云即位,他为了取得大国的支持,于一七八八年主动向国中进贡。国中 府政于一七九○年,加封盖云为缅甸国王,才正式确定宗主国和藩属国的关系。 跟缅甸同样情形的,还有尼泊尔王国。 缅甸开始向国中进贡的那一年,也正是国中护送大越皇帝黎维祁返回东京(河內)复位的那一年——一一七八八。就在这一年,遥远的喜玛拉雅山南麓的小国尼泊尔,突然向比它大一百倍的庞大的国中进攻。尼泊尔王国为什么如此,传说不一,可信的一个传说是,后蔵喇嘛教领袖班禅的一个部属丹津班珠丹,因为受到不公平的酷刑(脸上被刺字),逃到尼泊尔。这时正当班禅积欠尼泊尔太多的贸易借款,一直不肯偿还。尼泊尔早已愤怒,得到丹津班珠丹作向导,遂采取強硬手段。清府政一面派四川兵团⼊蔵应战,一面派藩属事务部副部长(理藩院侍郞)巴忠,代表皇帝,担任监军。不知道什么原因,巴忠竟做出一件使人连做梦都梦不到的荒唐怪事,他是由青海那条大道直接到拉萨的,不等四川兵团抵达,就先行跟尼泊尔代表谈判,承诺每年付给尼泊尔一万五千两赠款,换得尼泊尔撤军。但巴忠却向皇帝弘历报告说,尼泊尔已被他巧妙的辩才和义正词严的立场所折服,自动退出国中国境。对于每年一万五千两的赠款,只字不提,而只秘密通知赖达,请赖达按时送去。谁知道赖达一口拒绝,尼泊尔当然不肯甘心。一七九一年,再度进攻,攻陷⽇喀则,班禅逃到拉萨。尼泊尔军队把班禅宮中所有的珍宝和⽇喀则民间的财物,抢劫一空。 巴忠听见尼泊尔索取赠款的消息,就跳井杀自。我们无法了解,天下竟有这种浑人,他怎么会想到他可以对如此重大的国际 ![]() 国中远征军于次年(一七九二)抵达西蔵,尼泊尔军队败走。远征军尾追,越过喜玛拉雅山聂拉木山口,进⼊尼泊尔国境。尼泊尔军再败走,远征军队进攻它的首都 ![]() 然而,当福康安好容易脫离追兵,稳定局势,恐惧尼泊尔下一个攻势时,尼泊尔却派遣使节到军前请求和解,愿作国中的藩属,定期进贡。福康安喜从天降,迫不及待的立即接受尼泊尔的请求,撤军回国。事后才知道,并不是尼泊尔突然发作了神经病,而是另有原因,它曾向邻近的驻在印度东部加尔各答的英军国队求救,英国那时还不愿跟国中结怨,以免妨碍通商,而尼泊尔府政的另一个敌人披楞部落,正在南方国境发动攻击。尼泊尔府政不愿受到前后夹击,而尤其恐惧国中的远征军会源源而来,没有个完。 ——尼泊尔当了国中的保护国之后,就发现了好处,成为国中最后丧失的藩属,直到二十世纪初叶,还向国中进贡不辍。 不和国中土地相接的藩属,除了琉球王国外,还有暹罗王国。现代暹罗——二十世纪时改称泰国,它的开国国王郑昭,是国中广东省澄海县人,驱逐缅甸占领军后,他立即派遣使节到京北,请求国中加封。可是当使节还在中途时,发生政变。郑昭被他最亲信的暹罗籍的部将却克里所杀。却克里显然恐惧国中对郑昭之死发生反应,于是改名郑华,坚称是郑昭的儿子。于一七八六年,再派遣使节前往京北,陈述他继承王位的合法 ![]() 暹罗和琉球都是没有经过不愉快的战争场面而归附的藩属,暹罗跟国中的密切关系,远超过缅甸和尼泊尔。举一个例子可作说明,当本世纪(十八)最后一年(一七九九),国中太上皇弘历逝世时,正在京北进贡朝见的两位使节,一位是朝鲜使节,另一位就是暹罗使节,他们适时的代表他们的国王,为皇帝服丧。 ——却克里对国中虽坚称是郑昭的儿子,但对他的臣民因无法隐瞒真相的缘故,而自称为拉玛一世,并解释说,他并没有叛变,乃是另外一个将领叛变,由他敉平。 九藩属外的进贡国 国中跟藩属间的关系,可以分为若⼲等级。 最密切的一级自然是朝鲜。国中为了朝鲜的利益和维护朝鲜的立独的跟领上的完整,所付出的牺牲是可惊的。但国中对朝鲜毫无所求,战争一结束,军队即行撤退。 越南也包括在这一级之中,国中在下世纪(十九)也为援越而对法国作战。不过最重要的一件事还是意识形态方面,自上世纪(十七)明王朝灭亡,朝鲜和越南同时认为満族人不过夷狄之辈,国中在国中故土已经消灭,満族人所篡夺的只是国中的躯壳,只能算是假国中。国中的灵魂,即真国中,已转移到朝鲜和越南的国土——朝鲜人坚持他们是正统的国中,越南人也坚持他们是正统的国中。那就是说,国中已变成了夷狄,朝鲜、越南才是国中。两国对満族人的清王朝,在武力上虽然不能不低头,但从心眼里却十分地瞧它不起。这种心理持续约一百余年,直到本世纪(十八)结束时,才逐渐把清王朝跟国中合而为一。 次一级的是琉球、暹罗。国中对这两个国家的印象,认为他们是那么遥远和那么恭顺。国中皇帝怜恤它们的遥远,而喜悦它们的恭顺,所以对于两国几乎是有求必应,最得实惠的还是他们的那些使节,赏赐他们也特别丰富,每次从国中回去,都満载而归。 第级三是缅甸、尼泊尔。这两个国家有时候跟国中靠得很近,有时候又比较疏远。国中对他们当然也不肯付出像对朝鲜、越南那样的热烈感情,只求这两个邻国不再在边界制造⿇烦,就很⾼兴了。 除了上述的六个藩属国外,国中还拥有数不清的贸易 ![]() ![]() ![]() 在这种情形下,向国中进贡的非藩属国和大小部落,多不胜数,而以第七第八第九,三个世纪为最多,当时唐府政对所有进贡的国家或部落,一律封他们的国王或可汗为某州都督。这种州,称为羁縻州,唐府政既不一定知道州在什么地方,被封为都督的那些国王可汗,对国中文字也不认识,只不过仅是国中史学家在纸上记下的一笔而已。本世纪(十八)时,这种情形依旧,如哈萨克王国、布鲁特汗国(塔吉克)、布哈尔汗国(乌孜别克布哈拉)、浩罕王国(乌孜别克浩罕)、阿富汗王国、不丹王国、哲盂雄王国(锡金)、巴克达山汗国(阿富汗东北部)、柬埔寨王国,都是进贡国家。 举一个例子就可以说明他们进贡的 ![]() ![]() ——外国人不会了解这种恢宏的心 ![]() 十华侨 除了疆土的开拓,和藩属国进贡的增多,国中人也大量向海外移民。 国中人移殖朝鲜,以及经过朝鲜进⼊⽇本,早在元纪前就开始了。但大规模移向东南亚——包括菲律宾群岛、印尼群岛、南中半岛、马来半岛,可能迟至第七世纪才开始。到十五世纪郑和下西洋时,才迅速增加。然而,国中人向外发展,不但不能像欧洲人那样,受到府政的支持保护,恰恰相反的,反而受到严厉的噤止。儒家思想是保守而尊祖的,对于为了追求财富而抛弃祖先坟墓,离开⽗⺟之国,远赴蛮夷番邦的人,十分痛恨。因而称他们是海贼奷民,用法律和监狱取缔他们,在这种情形下,华侨在海外遂成为被遗弃的可怜儿孤。可是国中沿海一带,人口稠密而土地贫瘠,东南亚却地广人稀,而且属于热带气候,谋生比较容易。沿海民人遂用逃避或贿赂的方法,躲过官员们的⼲涉,大批向海外涌出,这些贫苦无依的亡命之徒,以做小生意开始,不久就在蛮荒的各地,建立家园,跟上著民人,相处得十分亲密。 十六世纪之后,欧洲人向东侵略。西班牙最先占领菲律宾(一五四二)。十七世纪时,荷兰继又占领爪哇(一六一九)。这批帝国主义者以主人自居,对国中人采取庒迫政策。华侨不能忍受时,起而反抗,因为没有国家力量作后盾的缘故——不但不作后盾,明、清王朝府政,还希望外国人早一点把国中逃到那里的海贼奷民铲除。所以华侨每一次反抗,都受到惨重地打击。像西班牙,曾在菲律宾对国中人作过三次充満了原始兽 ![]() 一、十七世纪一六○三年(明王朝酒⾁皇帝朱翊钧在位,正行断头政治),菲律宾华侨二万余人,被西班牙杀屠。 二、十七世纪一六三九年(清军攻明王朝,第五次⼊塞),菲律宾自第一次杀屠后,三十余年间,华中移民陆续增加到三万二千人。西班牙又作第二次杀屠,死二万余人,仅一万余人得以幸存,但被列为 ![]() 三、十七世纪一六六二年(明王朝灭亡的次年),郑成功占领湾台,驱逐荷兰人,胜利消息使菲律宾首府马尼拉的国中人大为振奋。于是引起西班牙第三次大杀屠,国中人武装自卫,至死不屈,但无法抵抗西班牙正规军的炮火攻击。结果全体国中人,包括所有的妇女和儿童,被西班牙人杀屠罄尽。 帝国主义者的心肠都是凶恶的,西班牙如此,荷兰也不例外。本世纪(十八)一七四○年,在爪哇首府巴达维亚(雅加达)杀屠 国中侨民,使河⽔都变成⾎⽔,史学家称为“红河惨案” 国中人虽然受到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可怕的害迫,但向东南亚(包括三次灭种大杀屠的菲律宾和红河盈⾎的爪哇)的移民不断,这是国中人弹 ![]() 一、广东省人罗芳伯,在婆罗洲(加里曼丹岛)西端坤甸,建立芳伯共和国,自任总统(大统制),继任元首由当地的国中移民选举。 ——下世纪(十九),亡于荷兰。 二、广东省人吴元盛,在婆罗洲北部建立戴燕王国,自任国王,王位世袭,立国百余年。 ——下世纪(十九),亡于荷兰。 三、广东省嘲州人张杰绪,在安波那岛(纳土纳岛)建立没有特定名号的王国,自任国王。 ——下世纪(十九)张杰绪逝世,內部发生纷争,王国瓦解。 四、福建省人吴 ![]() ——下世纪(十九)被向东扩张的英国消灭。 这只是几个英雄人物,而屹立到二十世纪今天的暹罗王国的开国国王郑昭,还不包括在內。 华侨的历史是一篇⾎泪史,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移民,受到过像国中移民所受到的那种永无终止的可怕灾难。就像被⽗⺟遗弃而又走进蛇窟的儿孤一样,除了自己保护自己外,没有人保护他们。当国中国力最強大时,如本世纪(十八)初叶,对他们不但毫无帮助,反而巴不得他们在海外死尽灭绝。到了下世纪(十九),国势衰弱,又逢欧洲帝国主义的武力汹涌而至,东南亚华侨的处境,就更艰难。所有国中移民的据点,都被⽩种人现代化的武器抹去,国中人被当作猪仔一样,被贩卖到更遥远的地球的那一边的国美去做苦工——国美铁路至少一半以上都洒着华中人的汗和泪。东南亚成为⽩种人的天下,贫苦的华中人常出卖自己一段时间对年或十五年)给⽩种人当奴隶,期満之后,再用自己卖⾝的代价,经营小本生意,他们所受的庒迫剥削,并不比运往国美的同胞好。一位对东南亚相当 ![]() 十一文字狱 清府政为国中开疆拓土是它光荣的一面,但它也有不光荣的一面,那就是它所发动的先后持续一百余年之久的文字狱措施。 国中每一个王朝几乎都有文字狱,这是极权政治的特⾊之一,不过都是一些偶发事件。直到十四世纪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才把文字狱作为一种合法的谋杀手段,这手段到了清府政手中,更进一步地作为一种镇庒汉人反抗的⾎腥工具。 产生文字狱的心理背境,十分简单。当权者內心有潜在的罪恶感和自卑感时,自顾形惭之余,对别人的一言一语,都会硬拉到自己头上,恼羞成怒,采取強烈的报复。尤如一个秃子一听别人提到电灯泡就七窍生烟一样,朱元璋因为自己曾当过小偷,就总以为知识分子都要揭他的疮疤,満族人总以为汉人会借着文字来转弯抹角的表示对他们的轻视。 所以,每一个文字狱,都是当权者神经衰弱、做贼心虚的一种反应。 我们将清王朝最著名的一些文字狱,列为下表,以代表冗长的叙述: 从这些案例,我们可以了解文字狱的本质,即有权人物对文字所加的奇异曲解。像贾士芬的咒语“天地听我主持,鬼神归我驱使”不过是巫师们一贯的“口中念念有词”的勾当,竟然成为谋反的证据,可以当作文字狱的典型说明。尹嘉铨自称“古稀老人”这是一句古老的成语,但弘历却酸溜溜地说:“我自称古稀老人,早已布告天下,他怎么也敢自称古稀老人?”竟想用政治手段制造自己的文学地位,可谓异想天开。 文字狱的审判是国中历史 ![]() ![]() 这种审判像一幕漫画家笔下的卡通,包括皇帝在內,不过一群小丑。没有人敢提出较轻处罚的建议,更不要说为当事人呼冤了,而且即令对当事人一句有利的话都不敢说,否则不但救不了被告,反而使自己也陷了进去。王锡侯案,江西省长(巡抚)海成,仅建议草去他“举人”的⾝份,弘历就 ![]() ![]() 文字狱的奇异谋杀,产生下列几项影响: 一汉人知识分子本已拘限于儒家学派狭小的范围,现在在这狭小的范围中,史学、文学,以及对儒家学派经典的评论阐扬,都受到不可测的咒语噤制。知识分子只好走两条路,其中一条路是更加埋头在传统的八股文、科举之中,努力做官。八股文的特征是在纸面上写尽仁义道德,在纸面上坚持人生以仁义道德为 ![]() 二另一条路是使知识分子专心一意从事考据工作。所谓考据,就是用这本古书去考证那本古书,用这本古书上的字去考证那本古书上的字,把平生精力钻在古书的旧纸堆里,成为一个工匠,不需要想像力,也不需要理解力,只要钻得年代稍久,就可以自称或被称为学者。这种学术,自然不会触怒任何人。 三民人对现实政治和府政前途,更漠不关心。因为不关心,所以就没有爱心——也可以说因为没有爱心,所以就不关心,不关心和没有爱心就不担忧它的覆亡,既不担忧它的覆亡,就不会作任何批评。人们所听到看到的,全是歌功颂德。这是国中历史上民人对政治和府政冷漠的重要原因,文字狱使府政跟民人间的距离,更加扩大。 四大黑暗再度来临。 本世纪(十八)的西方,被赞扬为理 ![]() ![]() ![]() ![]() 十二大黑暗的反扑 事实上,起自十四世纪的大黑暗,并没有衰退,它只是被清府政万丈光芒的武功 ![]() ![]() 大黑暗重临的按电钮人物,就是在文字狱浪嘲中表现最癫狂的弘历,这个在位六十年之久的皇帝,在后半段时间,开始对政治厌倦,但并不是对权力厌倦,他沉湎在“下江南”的游 ![]() 玄烨大帝曾到过江南六次,每次都很俭朴,目的在察看堤防和了解东南地区的社会。弘历到江南也有六次,誓言他的目的也是如此。问题在于,他的目的恰恰不是如此,他跟杨广、完颜亮一样,同染着大头症,六次下江南不过发怈他的自炫 ![]() 第一次一七五一年到杭州、海宁 第二次一七五七年到杭州 第三次一七六二年到杭州、海宁 第四次一七六五年到海宁、杭州 第五次一七八○年到杭州、海宁 第六次一七八四年到杭州、海宁 国中历史上有三个因下江南而闻名于世的酒⾁皇帝,那就是七世纪的杨广;十六世纪的朱厚照,跟本世纪(十八)的弘历。弘历下江南所组成的南巡集团,声势之大,不亚于他的两位前辈,每次都有万人之多,像一群初登岸的饥饿海盗一样,所到之处,几乎都要洗劫一空。江苏省教育厅长(学政)尹会一,曾上奏章劝阻,奏章上说:“民间疾苦,怨声载道。”弘历光火说:“民间疾苦,你指出什么地方疾苦?怨声载道,你指出什么人载道?”皇家教师(侍读学士)纪晓岚,是儒家学派巨子,他因主编《四库全书》而被人尊重,曾趁便透露江南民人的财产已经枯竭,弘历大怒说:“我看你文学上还有一点 ![]() ![]() 在这种意识形态的统治之下,府政的清廉和行政效率,完全消失。 弘历最得意的是宣称他有下列十大武功,因而自称“十全老人” 一一七四九年平大小金川 二一七五五年平准部 三一七五七年再平准部 四一七五九年平回部 五一七六九年平缅甸 六一七七六年再平大小金川 七一七八八年平湾台 八一七八九年平越南 九一七九一年平尼泊尔 十一七九二年再平尼泊尔 认真的研究结果,弘历的武功只不过一个——征服准噶尔汗国,但他却把一个分为三个——平准部、再平准部、平回部。一百九十万平方公里疆土的开辟,仅此就可在历史上占不可磨灭的一页,弘历的大头症却使他非凑⾜十项不可,结果反而使他的丑态毕露。大金(四川金川)、小金川(四川小金)是蔵民族部落间的纷争,清府政加以⼲涉;湾台是汉人林慡文的抗暴⾰命;这三大武功都是⾎腥的对內镇庒。平缅甸是一场败仗;平越南也是一场败仗;平尼泊尔是一场丢丑的陋剧和另一场败仗。无论如何,我们都看不出什么武功和大武功,但我们却可看出死伤狼藉,以及军事和政治的败腐。 然而,最严重的是弘历所犯的最后一个错误,从70年代起,他把大权 ![]() 和珅十六世纪明府政的宰相严嵩,先后辉映,具有同一类型的特殊机缘和做官技巧,用谄媚和恭谨的外貌,把自以为聪明绝顶的皇帝,玩弄于股掌之上。和珅上台后不久,就建立起全国 ![]() ![]() ![]() 和珅像一个无底的洞,全国官员们的贿赂巨款,瀑布般地倾注到里面。 本世纪最后一年(一七九九年),弘历逝世。冰山倒了,和珅也跟着倒下去。新任皇帝(禺页)琰——弘历的儿子,立即把和珅逮捕处死,清算他的财产时,总数有九亿两,这还不包括他家人们贪污的庞大数字。那时国库全年的总收⼊,才八千万两,和珅当权二十年,贪污的数目等于十二年的全国总收⼊,使人惊骇。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于本世纪(十八)一七一五年逝世时,全部财产仅二千万法元(法郞),已招全国的唾骂,以当时的币值,一两折合三点七五法元计算;这位欧洲雄主的财产,不过国中一个贪官财产的一百七十分之一。而十六世纪的贪官严嵩,只贪了二百万两,不过和珅的四百五十分之一。 弘历跟和珅两个満洲肥佬,密切合作,倾所有的力量,把清王朝的 ![]() 十三官 ![]() 本世纪(十八)五十年代弘历第二次下江南之后,大批农民即破产流离,⽔灾旱灾,以及因贪污而富有的士大夫和地主们的兼并,引起更多的农民失去土地。我们从当时诗人郑板桥的一首《逃荒行》,可看出在所谓“十全老人”弘历领导下的社会悲惨画面: 十⽇卖一儿,五⽇卖一妇。来⽇剩一⾝,茫茫即长路。长路迂以远,关山杂豺虎。…嗟予⽪发焦,骨断折 ![]() 这位卖尽儿女、⽇暮途穷的农民,当他临风泪尽而仍不能活下去时,他可能跟他拣到的孩子一齐饿死,但也可能变成另一种人,跟其他同一命运的农民结合在一起抗暴。从本世纪(十八)六十年开代始,各地即不断发生农民暴动的事件。七十年代后,又增加了和珅的能源,全国民变,遂更风起云涌。我们选择十多个重要的民变领袖,列如下表: ⽩莲教流行在北方,天地会流行在南方,都是一种宗教 ![]() ![]() 七十年代,⽩莲教领袖之一的刘松,在河南鹿邑县起兵抗暴失败,被杀。他的门徒之一刘之协逃亡。十八年后九十年代,刘之协忽然在河南扶沟县出现,但立刻就又失踪。弘历又惊又怒,命令严厉搜捕。这时和珅当权已久,贪污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正常风气,搜捕逃犯正是弘历赐给官员们的发财良机,千千万万大小官员就乘此良机,⾼喊捉拿⽩莲教,而对民人作有计划的敲诈勒索,被称国中心脏地区的各省,如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湖北、四川、甘肃,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在冤狱手段下,几乎全部破产。至于无产可破的贫苦家庭,只有三条路可以选择:,是被捕⼊狱,在酷刑下自动承认自己是⽩莲教匪徒,被绑赴刑场处死;一是像诗人所叙述的那位农民一样,抛弃家园,流离他乡,或终于饿死,或侥幸没有饿死;另一是愤怒而起,武装抗暴。聂杰人、王三槐,以及远在湾台的天地会领袖之一的林慡文,都是首先发难人物。 在这些变民领袖中,王三槐事件,可使我们对民变 ![]() ![]() ![]() ![]() 然而,杀了王三槐不过使变民少了一个领袖,王三槐的部众由他的助手冷天禄率领,继续跟清府政战斗。其他的⾰命群众因勒保的背信,使他们的反抗行动更为坚強。 和⽩莲教、天地会同时并发的,还有苗民族的抗暴。 苗民族在元纪前二十七世纪,被汉民族领袖姬轩辕击败后,辗转退到贵州、湖南两省广大的山区,而跟外界隔绝。他们没有文字,文化程度远落在汉人之后。上世纪(十七)二十年代,清府政下令取消苗民族部落酋长(土官)世袭制度(土司),改由府政派遣的官员(流官)治理。苗人纯朴诚恳,把官员当作神明。 于是苗人区域遂成为贪污官员的乐园,汉民族的败类奷商和地主,跟満族官员勾结,用诈欺或威迫的手段,侵占苗人的土地。而且更进一步掳掠苗人的儿童和妇女,贩卖到远处当奴隶或 ![]() ![]() ![]() 清府政跟对⽩莲教、天地会一样,采取⾼庒手段。不过清府政的军队,包括満洲兵团、蒙古兵团,跟以汉人为主的绿营兵团,都已腐烂不堪。当六十年代对乌什(疆新乌什)事变用兵时,⾼级将领每顿饭不过费用银币半两,只有一斤鲜⾁和几样咸⾁(盐酪)。而到了八十年代,对⽩莲教、苗人用兵时,即令在荒山穷⾕,每顿饭无不山珍海味,需要银币二百余两(注意当时的购买力:五口人家的生活,一年的费用不过四十两,⾼级将领一顿饭的费用,够二十五个人吃一年)。时间相隔只三十年,风气已败坏到如此不可收拾之境。 这种军队,跟上世纪(十七)明府政的军队一样,只能作为制造⾰命的工具。所以当本世纪(十八)结束时,国中又处处混战。 十四最伟大的一部小说——红楼梦 让我们再一次从砍杀声中,回到文学世界。 国中在十六世纪一口气产生三部小说——《三国演义》、《⽔浒传》、《西游记》,使国中文学迈进了小说时代。诗虽然照常发展,甚至远播到海外,像⽇本、朝鲜、越南、琉球各国的知识分子,差不多对国中诗都有很深的造诣。它们派到国中的使节,几乎每一位都是诗人,这可以从他们跟国中皇帝和跟国中官员们的互相酬答的作品上,获得证明。但诗在当时仍属于⾼级知识分子所专用。而小说自从三部巨著突破 ![]() 十六世纪的三部小说,只是数百年大众化⽩话文尝试的一个总结,经过二百年的辛苦耕耘,到了本世纪(十八)六十年代,出现奇葩,一部辉煌的一百余万字的巨著《红楼梦》问世。 《红楼梦》共一百二十章(回),包括角⾊二百余人。叙述男主角贾宝⽟跟女主角林黛⽟、薛宝钗间的三角爱情故事,后来贾宝⽟跟薛宝钗结婚,林黛⽟在他结婚之夕病死。接着贾家破产,富贵荣华和那些绝顶聪明美丽的女郞,或死或散。贾宝⽟无法忍受这种打击,也无法抹去他对林黛⽟的怀念,于是离家远去,失踪在茫茫大地上,据说是到一个人迹所不能到的所在,削发为僧。没有几个人能把全书一口气读完,感情丰富的读者在读到林黛⽟死时,便伤心掩卷。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他是満洲贵族,祖⽗、⽗亲、叔⽗,连续担任江宁(江苏南京)皇家纺织厂厂长(江宁织造)四十四年之久。纺织厂是直属皇宮的最大的生产机构之一,负责宮廷绸缎的供应。所以曹家拥有可观的由贪污得来的财富,玄烨大帝厂次南游时,有五次都住在曹家,由曹家负责招待(接驾)。这是一种光荣,同时也显示曹宅具有豪华的建筑和设备,才能容纳和供应皇帝出巡时所带的千万人组成的蝗虫集团。曹雪芹就在这种环境中长大。 曹家大概在曹雪芹二十岁左右时,辞掉(或被免除)纺织厂的职务,迁到京北定居,不久因为贪污案发而破产,曹雪芹开始贫穷潦倒。他没有谋生能力,终于⾐食无着,这对一个从富贵中长大的人来说,是一种难以承受的巨变。于是他开始写作,以他过去的生活作为蓝图,写下《红楼梦》一书。他于四十七岁的本世纪(十八)一七四六年除夕逝世,据说他逝世时《红楼梦》只写了八十章,最后的四十章由另一位作家⾼鹗代他续完。我们不敢肯定这种说法,因为世界上很难在同一时间和同一空间,会出现两个从气质见识到生活背景,从文学修养到心理状态,都完全相同的伟大小说家。曹雪芹逝世时,环境是凄凉的,而且他绝没有想到,他为他的国家留下无价之宝。 我们用下列三项说明《红楼梦》的崇⾼价值: 第一、在文学上,《红楼梦》的成功至为惊人,迄至二十世纪,国中还没有一部小说可以超过它。它布局的气魄像汪洋大海,描写的细腻深刻,像脂粉一样的沁人肌肤。二百余角⾊每人都有他的 ![]() ![]() 第二、在言语上,《红楼梦》使用的是纯京北话。京北话音调悦耳而词汇丰富,这些优美的特点在红楼梦里充分发挥出来。很多人物都以善于词令而被称赞,像贾宝⽟的丫头小红,她能把一群⾝份和关系互不相同的一些凌 ![]() 第三、在社会史上,《红楼梦》是一个包罗万象,蕴蔵丰富的宝蔵。因为本世纪(十八)之前国中社会在本质上和结构上,变化很少。《红楼梦》可以说是自元纪前三世纪西汉王朝直到十九世纪西洋文化冲击前,二千年间国中社会的总解剖。至少它显现出来大黑暗时代的国中社会的横断面。我们可以透过这部引人⼊胜的巨著,认识专制政体和儒家思想下,国中人的社会结构、家庭结构、行为规范和各种奇形怪状的意识形态,以及奴隶制度、政治制度、地主跟佃农的关系,士大夫阶层的组成,贪污贿赂的艺术,司法黑暗和人权被躏蹂的內容,贵族生活的內容,权力在亲情中的地位,儒家伦理基础“孝”的实质意义,宗法与多 ![]() ![]() 《红楼梦》于本世纪(十八)六十年代问世,立即受到満洲贵族和儒家系统猛烈抨击,満族人认为它暴露了満洲贵族的靡烂生活,儒家系统认为它诲 ![]() ![]() ![]() 十五东西方世界 一七三三年(玄烨大帝第四次下江南),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定都圣彼得堡。 一七四八年(清府政第一次讨伐大小金川),法国学人孟德斯鸠出版《法律的精神》,提出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理论。 一七六二年(弘历第三次下江南),俄国皇后卡德琳二世,杀掉她的沙皇丈夫彼得三世,自称卡德琳大帝。 一七六九年(国中与缅甸战役结束),英国人瓦特发明蒸气机,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发明,从此西方跟东方,分歧为两个世界 一七七六年(第二次大小金川战役结束,改大金川为阿尔古厅,小金川为美诺厅),国美宣布立独。 一七八九年(国中封阮光平为安南国王),法国大⾰命爆发七月十四⽇,攻陷巴士底监狱,释放政治犯,发表《人权宣言》(距上世纪(十七)英国发表《权利法案》,恰一百年)。 一七九二年(国中跟尼泊尔战争结束),法国改建共和国(第一共和),斩国王路易十六于断头台。 一七九九年(弘历逝世,和珅在狱中杀自),拿破仑解散执政四,称法国共和府政第一执政。 MWuXS.coM |
上一章 中国人史纲 下一章 ( → ) |
木屋小说网免费为朋友们提供作者柏杨的小说中国人史纲全文以及中国人史纲无删减阅读,中国人史纲未删减无删减阅读,想要阅读更多与中国人史纲无删减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综合其它请持续收藏木屋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