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风月谈未删减无删减阅读
|
![]() |
|
木屋小说网 > 经典名著 > 准风月谈 作者:鲁迅 | 书号:43291 时间:2017/11/5 字数:1951 |
上一章 吃教 下一章 ( → ) | |
丰之余 达一〔2〕先生在《文统之梦》里,因刘勰〔3〕自谓梦随孔子,乃始论文,而后来做了和尚,遂讥其“贻羞往圣”其实是国中自南北朝以来,凡有文人学士,道士和尚,大抵以“无特 ![]() ![]() 耶稣教传⼊国中,教徒自以为信教,而教外的小百姓却都叫他们是“吃教”的。这两个字,真是提出了教徒的“精神”也可以包括大多数的儒释道教之流的信者,也可以移用于许多“吃⾰命饭”的老英雄。 清朝人称八股文为“敲门砖”因为得到功名,就如打开了门,砖即无用。近年则有杂志上的所谓“主张”〔9〕。《现代评论》〔10〕之出盘,不是为了迫庒,倒因为这派作者的飞腾;《新月》〔11〕的冷落,是老社员都“爬”了上去,和月亮距离远起来了。这种东西,我们为要和“敲门砖”区别,称之为“上天梯”罢。 “教”之在国中,何尝不如此。讲⾰命,彼一时也;讲忠孝,又一时也;跟大拉嘛打圈子,又一时也;造塔蔵主义,又一时也。〔12〕有宜于专吃的时代,则指归应定于一尊,有宜合吃的时代,则诸教亦本非异致,不过一碟是全鸭,一碟是杂拌儿而已。刘勰亦然,盖仅由“不撤姜食”〔13〕一变而为吃斋,于胃脏里的分量原无差别,何况以和尚而注《论语》《孝经》或《老子》,也还是不失为一种“天经地义”呢? 九月二十七⽇。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九月二十九⽇《申报·自由谈》。 〔2〕达一即陈子展,湖南长沙人,古典文学研究者。《文统之梦》一文,载于一九三三年九月二十七⽇《申报·自由谈》,其中有一节说:“文统之梦,盖南北朝文人恒有之。刘勰作《文心雕龙》,其序略云:予齿在逾立,尝夜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寤而喜曰,大哉圣人之难见也,薨小子之垂梦欤?敷赞圣旨,莫若注经,而马郑诸儒,弘之已精,就有深解,未⾜立家。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五礼资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于是搦笔和墨,乃始论文。可知刘勰梦见孔子,隐然以文统自肩,而以道统让之经生腐儒。微惜其攻乎异端,皈依佛氏,正与今之妄以道统自肩者同病,贻羞往圣而不自知也。”〔3〕刘勰(?—约520)字彦和,南朝梁南东莞(今江苏镇江)人,文艺理论家。晚年出家为僧。 〔4〕《论语》儒家经典,孔丘弟子记录孔丘言行的书。《孝经》,儒家经典,记载孔丘与其弟子曾参关于“孝道”问答的书。〔5〕《老子》又名《道德经》,道家经典,相传为舂秋时老聃所作。 〔6〕《维摩诘经》全称《维摩诘所说经》,佛教经典,维摩诘是经中所写的大乘居士,相传是与释迦牟尼同时代的人。〔7〕三教辩论始见于北周,盛于唐代。唐德宗每年生⽇,在麟德殿举行儒、释、道三教的辩论,形式很典重,但三方都以常识 ![]() ![]() ![]() 〔10〕《现代评论》综合 ![]() 〔11〕《新月》新月社主办的以文艺为主的综合 ![]() 〔12〕这里是对戴季陶一类国民 ![]() 〔13〕不撤姜食语见《论语·乡 ![]() |
上一章 准风月谈 下一章 ( → ) |
木屋小说网免费为朋友们提供作者鲁迅的小说准风月谈全文以及准风月谈无删减阅读,准风月谈未删减无删减阅读,想要阅读更多与准风月谈无删减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经典名著请持续收藏木屋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