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未删减无删减阅读
木屋小说网
木屋小说网 乡村小说 言情小说 科幻小说 都市小说 同人小说 耽美小说 官场小说 仙侠小说 网游小说 军事小说 架空小说 竞技小说
好看的小说 历史小说 综合其它 穿越小说 经典名著 灵异小说 校园小说 重生小说 推理小说 玄幻小说 总裁小说 短篇文学 武侠小说
小说排行榜 陪读母亲 扶摇夫人 上海辣妈 母子恩爱 偷奷御妹 母子突破 绿帽情结 乱雨纷飞 美母骑士 易子而交 全本小说 热门小说
木屋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资本大唐  作者:北冥老鱼 书号:3785  时间:2016/10/17  字数:3422 
上一章   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愔搂钱的本事    下一章 ( → )
    李愔这次发表的文章标题又长又恶俗,名字就叫《朝廷发行土地券,数十名贵族、义商争相抢购》txt下载。看标题就知道,这篇文章主要就是介绍了前天购买土地券的情况,不过在李愔笔下,刻意夸大了各个购买者的光辉形象。

  若是只看这一篇文章,估计大部分人都会有些摸不到头脑,因为文中对土地券的描写不多,只知道是提前出卖的⾼昌国土地,其它的一概没有。不过在下面名为《土地券与儒商》的文章中,立刻对所有读者心中的疑问作了解答,不但将发行土地券的原因详细解说一遍,而且还极力称赞了前一篇文章中,购买土地券众人的⾼尚品格。

  另外在这篇文章的标题和內容中,李愔还第一次使用了‘儒商’这个词,称赞王子豪和钱贵等几个大商人,在国家危难之际,不计个人得失,冒着极大的风险购买土地券,如此义举与儒家提倡的忠君爱国十分契合,也正合夫子教诲的孔孟之道,因此亦可称为‘儒’,再加上他们的⾝份,可以称之为‘儒商’。

  这两篇文章一出,所有人都已经不在乎它们都是用⽩话文写的了,关心国事者讨论着西域那边发生的危机,同时对西突厥与⾼昌的嚣张感到无比愤恨;而家有余财的人则四处打听,哪里能买到土地券?因为李愔在报纸上承诺,凡是购买土地券的人,若是战后不想要⾼昌那边的土地。朝廷会原价奉还,另外还有百分之二的利息,也就是说,相当于朝廷向民众借钱,打下⾼昌后不但奉还,而且还有利息可拿。

  随着报纸的发行和人们的传播,短短一上午的时间。整个长安城都在讨论土地券的事。另外随着其它城市报纸的同步发行,以这些城市为中心,朝廷发行土地券的事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很快就传遍了大唐的大部分疆域。

  而趁着土地券的这股热嘲,在下一期的报纸上,李愔再次发表文章。指出经大唐皇帝李世民恩准,土地券将面向整个大唐的所有臣民发行,不过土地券的发行机构,却不是各地的官府衙门,而是设立在几个大城市中的大唐‮行银‬。

  ‮行银‬做为一种金融机构,发行国债本来就是它的份內之事,虽然现在‮行银‬业还十分弱小,业务面也很狭窄,影响力更是微乎其乎,不过李愔却知道这一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所以在土地券的发行上,他决定由‮行银‬来运作,以此来推动‮行银‬业的发展。

  这个消息一经公布,各个大城市中设立的大唐‮行银‬,立刻被蜂拥而至的百姓挤爆了门。为的就是早一点买到土地券,一贯钱就能得到二十文的利息,虽然看起来不⾼,但却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反正铜钱放在家里也是放着,还不如换成土地券吃点利息。而且李愔还承诺。无论战争胜负,这些钱朝廷都会还给大家的,所以不用担心大唐万一成败,钱打了⽔漂的问题。

  当然了,以上都是些普通百姓的想法,他们人数虽多,但手中的掌握的财富有限,真正赎买土地券的主力军,却是刚刚发展起来的新兴工商业主们。

  相比只想吃利息的普通小民,工商业主们的想法要复杂的多。西突厥与西昌出兵阻断了大唐与西域的联系,更阻断了不少商人赖以为生的丝绸之路,短时间內就已经让不少人损失惨重,如此一来,大唐內部生产的商品外销受到影响,无数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工商业受到影响,甚至产生了商品滞销的现象。

  一个产品的销售受到影响,与它相关的各个产业都会受到影响,这就是所谓的产业链,牵一发而动全⾝。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唐近三分之一的商人出于自⾝利益的考虑,都急切的希望大唐重新打通与西域的联系,恢复丝绸之路的畅通。

  在这种想法下,又知道土地券就是朝廷为攻打西域做出的筹款之举,所以无数商人慷慨解囊,无论平时对手下人多么吝啬的商人,这时也会表现出自己大方的一面,拿出珍蔵的财物换取土地券,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切⾝利益。

  当然了,商人们之所以有如此⾼的觉悟,也有各个报纸的详细解说有关,否则以现在大唐商人的文化⽔平和大局观,恐怕能有现在一半的人购买土地券,就已经算是奇迹了。

  与这些被报纸鼓动起来,大部分都是被着购买土地券的工商业主不同,另外还有一群工商业主,却是十分积极主动的购买土地券,其中一些有文化的商人,甚至还亲自撰写文章发表在报纸上,从各方面大肆鼓动朝廷对西昌甚至是西突厥发起战争,这些人主要都是与军队息息相关的商人,比如军马商、武器商、军用被服厂商、军用食品厂商等等。

  这些商人生产出来的产品,大部分都是直接供给军队的,而且他们也知道,只有在战争时期,军队对他们产品的需求量才会增,特别是武器、⾐服等最容易受到战损产品,一场战争下来,几乎所有参战部队都要换上几遍,如此一来他们才能在后方大发战争财。

  不过无论人们是出于什么目的购买土地券,李愔筹款的目的总算是答道,第一期发行的两千万土地券,很快在几天內被抢购一空,之后不得不又增发了一千万贯,却也顶不住大唐有钱人的需求,当李愔还想再增加发行的时候,房玄龄和户部尚书唐俭却找到了他。

  “六郞,千万不可再发行土地券了,否则恐怕⽇后咱们户部可还不上啊!”年近六十的唐俭一见到李愔,立刻一庇股坐在椅子上,苦着脸叫道。唐俭这老头最喜美食,以前李愔在长安时,就经常到他府上作客,所以两算是忘年,彼此之间十分的悉。

  “唐尚书说的不错,钱多了虽然是好事,但六郞你给的利息也太⾼了,三千万贯的几乎都快抵的上一年的税收了,算上两厘的利息,也就是最后要多还出去六十万贯,朝廷可是亏大了!”房玄龄却是痛并快乐的说道。他做梦都没有想到,李愔竟然能一下子搞来三千万贯,如此‮大巨‬的数额,别说是征伐⾼昌了,若是全都全在战争上,估计连西突厥都能直接灭了。

  “呵呵,两位放心,以钱生钱才是最快捷的赚钱方式,不就是多出六十万贯的利息吗,只要你们放心将钱给‮行银‬运营,等战争一结束,保证能给你们赚回来!”李愔満不在乎的说道,虽然他没在‮行银‬工作过,也不知道‮行银‬业的利润有多大,不过想想后世那些金融寡头所拥有的财富,自己用几千万贯赚取百分之二的利润,想必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听到李愔的保证,唐俭和房玄龄都松了口气,现在朝堂上下对这位齐王赚钱的本事,几乎全都是心服口服,三千万贯都能在弹指之间搞到手,更别说区区六十万贯了。

  不过轻松之后,唐俭却又好心的提醒道:“六郞,你用⾼昌的土地换来三千万贯固然是好事,不过据我所知,整个⾼昌国的土地加在一起,恐怕也值不了一千万贯,如此说来,你用一份货物,卖出去三份的价钱,若是以后买土地券的人全都向你索要土地,到那时恐怕你不好收场啊?”

  “多谢唐伯⽗的提醒!这个问题小侄之前已经算过,购买国债的人中,真正想要⾼昌土地的人并不多,不过在小侄看来,还巴不得这些购买国债的人全都想要土地,到时⾼昌的土地不够没关系,西突厥的疆域可大的很,再加上西域的一些地方,难道还怕土地不够的问题吗?”

  李愔笑呵呵的躬⾝施礼道,唐俭比李世民大上二十多岁,当年李世民还是太原公子时,两人就以兄弟相称,后来唐俭在唐朝的建立中,更是立下无数功勋,因此十分受李世民的重视,所以李愔才会称他为伯⽗。

  李愔说话的语气虽然十分温和,脸上也带着一种温文尔雅的笑容,不过房玄龄和唐俭听后,却都是感到一丝凉意,心想这齐王果然不愧是被所有人看好的皇子,不但翻手之间就解决了朝廷的财政危机,而且打下⾼昌还不満意,竟然连西突厥与西域各国也都已经当成盘中之食,皇子中能有如此才⼲与豪气并存之辈,果然是我大唐之福。

  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李愔也深知这一点,三千万贯已经不少了,支年大唐一年的国库收⼊也就比这多了一点,再加上房玄龄和唐俭亲自找来,所以李愔最后还是答应,土地券就暂停发行,先将⾼昌和西突厥的威胁给消除了再说。

  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房玄龄两人本来准备要告辞的,不过唐俭忽然再次提醒道:“六郞,这次你一下子搞了三千万贯,功劳自然不必说,不过你这次惹出的子却也不小,要不是陛下一直帮你庒着,再加上许多朝臣看在这三千万贯的面子上,也都偏向于你,否则就算是以你的⾝份,恐怕这次也不好收场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这部作品,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mWUxS.cOm
上一章   资本大唐   下一章 ( → )
木屋小说网免费为朋友们提供作者北冥老鱼的小说资本大唐全文以及资本大唐无删减阅读,资本大唐未删减无删减阅读,想要阅读更多与资本大唐无删减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穿越小说请持续收藏木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