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未删减无删减阅读
木屋小说网
木屋小说网 乡村小说 言情小说 科幻小说 都市小说 同人小说 耽美小说 官场小说 仙侠小说 网游小说 军事小说 架空小说 竞技小说
好看的小说 历史小说 综合其它 穿越小说 经典名著 灵异小说 校园小说 重生小说 推理小说 玄幻小说 总裁小说 短篇文学 武侠小说
小说排行榜 陪读母亲 扶摇夫人 上海辣妈 母子恩爱 偷奷御妹 母子突破 绿帽情结 乱雨纷飞 美母骑士 易子而交 全本小说 热门小说
木屋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大运河  作者:杨义堂 书号:38638  时间:2017/8/16  字数:4236 
上一章   第三十八章 大雪封门求贤若渴 古有伯牙今有宋礼    下一章 ( → )
  ⽩英听到宋礼说让自己来当治河总师,哈哈大笑:“宋大人,别开玩笑了,我一介布⾐,无官无品,当治河总师,那不是笑话吗?”

  宋礼严肃地说:“本官从来就不开玩笑,朝堂內外,世人皆知。本官将报请礼部,先委任您八品散官。治河成功之后,再为您向皇上请功,周都督和潘同治作证,这大汶河作证,本官说到做到!”

  ⽩克振在后面推推⽩英:“爹爹,您快答应啊!您有了功名,光宗耀祖不说,做儿女的也感到有面子不是?”

  ⽩英摇‮头摇‬,依然笑而不答。

  宋礼问到:“为什么?”

  ⽩英说:“⽩某对此不感兴趣。宋大人,各位大人,请回吧。有什么事情,再来问到我⽩某人的,绝不保留。”

  宋礼抓住⽩英的手,紧紧握在手里,诚恳地问道:“本官的诚心,这治河的大业,难道就真的不能感化您吗?”

  ⽩克振气得跺脚:“爹爹,宋大人都说到这份儿上了,您快答应了吧!”

  ⽩英菗出手来:“人各有志,还请大人不要勉強!”

  潘叔正哼了一声,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他⽩英不就是一个平头百姓吗?这宋大人至于这样吗?

  宋礼失望地说:“好吧,先就这样吧,您什么时候想通了,到济宁去找我,我已经在济宁安家了,治不好运河,我绝不回京!”

  克振跪在⽩英面前:“爹爹,儿子求求您了,您就答应了吧!”

  ⽩英拉起克振,对宋礼等拱手作别,回汶上彩山去了。

  宋礼和周长、潘叔正一起失望地返回。

  回去的路上,周长看到宋礼一路闷闷不乐,就说:“⽩英是乡下人,对我们不悉,他是不是嫌我们空口无凭,不如下次为他做一套八品的官服,带着官服去请他,我想啊,他一定会答应的。”

  宋礼想想也对,哪有不要功名的人呢?

  回到济宁,宋礼一边安排给⽩英做官服:一件乌纱帽,两⾝绿⾊冬夏袍衫,前后两块补子上绣着一对⻩鹂鸟,两条镶着⽟石的带。一边呈文报请礼部予以备案。

  ⽩英回到家中,料到宋礼还会再来家中请求,不顾儿子及全家的苦苦劝说,出门走了。儿子克振问:“爹爹,您去哪里啊?”

  ⽩英摇‮头摇‬,不告诉他。

  ⽩英一个人来到了李屯村女儿秀兰家,说来看女儿,在此躲了起来。

  女儿估计爹爹是和哥嫂吵架了,告诉婆婆说,爹爹是和哥嫂闹子了,出来换换心情。秀兰的婆婆和丈夫都是畅快人,也劝⽩英多住几天。

  ⽩英也就在女儿家住下了。

  这样过了一个多月,眼看冬天来了,⽩英一直没有走的意思,女儿催他回彩山村拿些过冬的⾐服来,可他一直说凑合凑合吧,就是不回去。

  再说宋礼给⽩英准备好了官服,约了周长、潘叔正一起,带着新官服来彩山村请⽩英。

  来到⽩英家,却看到柴门紧闭,都督周长大声喊门,克俊夫妇俩出来开了门,说爹爹不在家,已经出门一个多月了。

  宋礼着急地问:“⽩先生到哪里去了?”

  克俊夫妇俩只是‮头摇‬:“爹爹走的时候,谁也没说,我们还奇怪呢!他上哪里去,谁也不知道。”

  宋礼和周长、潘叔正只好回去。走到半路,宋礼突然问道说:“你们说,⽩英是不是就在家里,听到我们叫门,躲起来了?”

  周长说:“他敢!我回去揍死他!”

  潘叔正也说:“不可能,宋大人不要对⽩英太在意。”

  宋礼说:“不行,我要回去看看,心里才放心!”

  大家拗不过宋礼,只好跟他折回来。

  在⽩英家门口,遇见了⽩英的二儿子克振,克振说,爹爹离家已经一个多月了,附近的村子都找遍了,还是没有回家。

  宋礼失望地说:“这次看样子是真不在家啦!”

  宋礼对⽩克振说:“你最近要想办法找到你爹爹,我们下次还会再来。你爹爹一旦回来,就去济宁告诉我们,我好好招待你!”

  克振也希望爹爹能够出山做官,对宋礼托付的事情,自然是満口答应。

  年关临近,开始下雪了,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一尺多厚,大地一片⽩⾊茫茫,分不清哪是道路,那是沟渠,飞鸟哀鸣,人迹罕至。

  ⽩英看到大雪封门,想想年关也近了,宋礼也许已经回到南京过年去了,绝不会再到彩山村去纠自己了,就和女儿全家告别,准备回家过年。

  济宁马驿桥寓所,宋礼踩着积雪,正在院子里散步,他想:来到济宁州已是数月,工程迟迟没有进展,⽩英不答应出来主持治⽔,运河工程就没有把握。再出现任何偏差,后果可都不敢想象!今天又年关将至,天降大雪,道远路滑,怎么能去找⽩英呢?咦,有了,正因为年关将至,天降大雪,⽩英才可能放松警惕,回家过年!对,⽩英现在一定在家,马上走,去汶上找⽩英!

  宋礼拉着周长、潘叔正,找来一个向导,大家披上蓑⾐,直奔汶上彩山村。

  一路上,大家磕磕绊绊,不知道跌倒了多少次!终于,他们来到了彩山村⽩英家的柴扉之前。

  ⽩英和大儿子克俊夫妇、二儿子克振正在家中说话,商量过年的事情。听到外面有人敲门,⽩英也没有多想别的,认为可能是邻居串门,就踏着积雪,出来开门。

  柴门打开的那一瞬间,⽩英惊呆了:四个雪人站在门外,他们披着的蓑⾐上全是雪,人的头上、眉⽑、胡须也全挂着冰雪!

  ⽩英一阵感动:“原来是你们!这样的天气,一路上是怎么来的呢?”

  宋礼从腋下掏出一直夹着的新官服来,双手递给⽩英,这件带着体温的绿⾊锦绣袍子在寒冷的空气中冒着热气。

  ⽩英问:“大人,这是什么?”

  宋礼哈着热气,跺着双脚,手道:“这是本官给您新做的一件八品官服,请您来担任治河总监!运河工程上的事情,全部按照您说的来⼲!”

  ⽩英拿起官服,轻轻地打开,在⾝上比试比试,说:“宋大人费心了,⽩某心里感谢了!”

  宋礼⾼兴起来:“那,⽩先生你答应本官了?”

  ⽩英却哼了一声,一把把⾐服掼在地上,说:“⽩某人早已言明,只出主意,不⼲事!您认为我是想当官吗?简直是侮辱我!你们越是这样,我越不能⼲!”

  宋礼尴尬地站在那里,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潘叔正一看,气愤地说:“真是岂有此理!你不还是个乡官老人吗?应该懂得礼貌吧?你们汶上人就是这么不识好歹吗?”

  周都督也生气了,一把菗出里的宝剑,说:“⽩先生,你怎么能这样?宋尚书给你争取了官位,订做了官服,又三番五次来到你家,你不说感恩戴德,竟然如此无礼,我今天,今天就杀了你!”

  ⽩英扭过头去,不说话。

  克俊夫妇和克振也看不下去了!

  ⽩克振说:“爹爹啊,你怎么能这样啊?宋大人的一片诚心,您看不见吗?这样下去,对您,对我们全家,有什么好处?!”

  宋礼缓缓说道:“大家都不要难为他了,人各有志,我不该勉強!⽩先生啊,治河之事咱暂且不论,宋某敬仰你⾼洁的品行,愿和你结拜为异姓兄弟,桃园结义,不知是否同意?”

  ⽩英没有听明⽩,回过头来,看着宋礼说:“大人,您说什么?”

  宋礼斩钉截铁地说:“我宋某愿意和您义结金兰,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英这下听明⽩了,但是他不敢相信:“开天辟地以来,有朝廷的工部尚书和一个平民百姓义结金兰的吗?”

  宋礼说:“有!⽩先生你爱讲故事,那我也来给你讲一个故事吧:战国时晋国有一个上大夫,名叫伯牙,他琴弹得非常好,却苦恼没有遇到一位能听懂他琴声的人。

  有一年,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江口。遇到风浪,将船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下来,云开月出。伯牙拿出随⾝带来的琴,弹了起来。正当他沉醉在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站着。伯牙吃了一惊, ‘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伯牙正在猜测,就听到那人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伯牙借着月光一看,果然是个打柴的人。

  伯牙心想:一个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就问道:‘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打柴的人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伯牙大喜,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伯牙听了,不噤惊喜万分,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了知音。他问明打柴人名叫钟子期,二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英一阵感动,说:“宋大人,这是千古名篇伯牙和子期的故事啊,接下来的故事,由我来讲吧!”

  宋礼说:“好,那你接着讲!”

  ⽩英说:“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来到了汉江口,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还是不见人来。

  第二天,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染病去世了。临终前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伯牙的琴声。伯牙万分悲痛,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弹起了古曲《⾼山流⽔》。弹罢,他挑断了琴弦,把琴摔了个粉碎,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后来,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

  宋礼说:“是啊,伯牙和子期的故事感动了后人,有诗赞曰: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与谁弹?舂风満面皆朋友,觅知音难上难! ”

  ⽩英至此已经感动得热泪盈眶。他说:“古有伯牙和樵夫引为知己,今有大明尚书和百姓结为兄弟,好!就冲这一点,我,答应你!” mWuXS.cOM
上一章   大运河   下一章 ( → )
木屋小说网免费为朋友们提供作者杨义堂的小说大运河全文以及大运河无删减阅读,大运河未删减无删减阅读,想要阅读更多与大运河无删减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架空小说请持续收藏木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