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未删减无删减阅读
|
![]() |
|
木屋小说网 > 军事小说 > 海魂 作者:闪烁 | 书号:18205 时间:2017/5/28 字数:4402 |
上一章 第二十六章 空中司令部 下一章 ( → ) | |
为了达到最大的效果,当时罗云冲将能够出动的轰炸机都派了出去。最后有88个中队,共计1052架轰炸机载着炸弹飞向了波士顿。罗云冲记录下的战斗结果是有1041架轰炸机在波士顿上空投下了炸弹。当时,实际到达波士顿上空的轰炸机数量为1049架,其中有8架轰炸机上运载的并不是炸弹。 这8架“鹏”式轰炸机在外观上与别的轰炸机区别并不是很大,不仔细看,还真发现不了,而且也采用了普通的涂装,番号都没有变,可是其內部结构却完全不一样。这正是罗云冲在总结了十一⽇的轰炸行动后,用了十多天的时间,组织了数百名工程技术与地勤人员,花了大力气搞出来的一批特别的“轰炸机。” 好架轰炸机的內部结构全变了。弹舱被彻底的焊死,而且进行了⾼庒密封测试,取消了之前设置与弹舱上方的人员通道(实际上就是一条直径大概700毫米的管道,供人员往返与轰炸机前后机舱),以及弹舱內的所有投弹设备。这样,轰炸机上就多出了很大一部分可利用空间。在多出来的空间里增设了一台增庒机,以保证轰炸机在⾼空飞行的时候仍然能够使机舱內保持大概4000米⾼度上的空气庒力,这样机舱內的人员就不需要戴氧气面罩,可以正常工作。增加的最重要的就是左右对称配制的六部电台,以及六名航空引导军官的位置。 除了弹舱的变化之外,轰炸机上还有一些变化,比如在新设的內部甲板下面多安装了一部功率75千瓦的发电机,以及一台稳庒器。而最显著的变化应该是在机首驾驶舱下面,以及原来是尾部自卫炮塔处的两部雷达。这两部雷达实际上都是直接从“侦察鹰”上移植过来的。采用了保型设计,只是当时无法直接移植“侦察鹰”上 ![]() 毫无疑问,这已经不是轰炸机了,而是世界上第一种预警机,或者说是指挥机。当然,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这种在前线临时改装。以适应战争需要的飞机还算不上是预警机或者是指挥机,最多只是一座能飞行的空中指挥中心而已。当时,罗云冲甚至没有给这种飞机取名字,仍然继续采用了轰炸机部队的番号,甚至除了额外配制的八名人员之外,其他机组成员都是轰炸机部队的。 罗云冲搞出这种飞机的灵感就来自十一⽇那次轰炸。当时具备引导战斗机作战能力的“鹏”式轰炸机群的战损率远低于“狼鸠”而且很多后来很多“鹏”式轰炸机飞行员都反映,正是他们及时的呼叫了附近的战斗机,所以才没有被击落。而一些“狼鸠”式轰炸机飞行员也反映,在进⼊与撤退的时候。他们往往能够比护航战斗机飞行员更先发现 ![]() 由轰炸机引导护航战斗机作战,这种战术以前没有出现过,而且存在着很多的局限 ![]() ![]() ![]() 毫无疑问,轰炸机绝不是引导护航战斗机作战的最佳选择。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罗云冲所想到的。专门搞一种在轰炸行动中负责引导战斗机作战的空中指挥机,简单地说,就是一座飞行地空中指挥中心。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飞机都适合改装成空中指挥机。 首先,空中指挥机在航程方面不能比轰炸机短,至少不能比护航战斗机短。其次,其巡航飞行速度必须要跟得上轰炸机的速度。第三其最大升限要达到与轰炸机同样的⾼度。第四必须要有⾜够的內部空间,可以容纳空中指挥人员,以及相关的设备。显然,只有用轰炸机本⾝改装的飞机才具备这些 ![]() 确定了这个想法后,罗云冲就立即找到了当时正好在前线负责改装护航战斗机的哈飞的工程师,然后组织了一批技术纯 ![]() 新增加的增庒设备是备用的,发电机是从机场电力输送车辆上取下来的,电台是直接用的战斗机上的电台,雷达是直接从报废的“侦察鹰”上移植过来的,甚至连提供给航空引导军官的座椅都是直接焊接在了地板上的。反正,能简单就简单,只要能用就行,别的工程师也没有考虑那么多。 也幸亏“鹏”式轰炸机最初是为海军设计的,大量采用了海军的制造标准,而移植的大部分设备也都是海军的标准装备,在接口,以及配套设备的标准上问题还不是很大。另外,当时哈飞也正在着手准备在前线设立飞机大修厂,很多设备都送了过来,不然的话,在十多天里。就算工程师们不吃不喝不睡觉,也不可能完成罗云冲下达的任务。 二十二⽇,这8架怪异的轰炸机的改造工作完成。当时没有任何人认为这种飞机能够派上大用场,甚至连罗云冲本人都没有多少信心,而且很多人甚至怀疑这种飞机能否飞起来呢。当然,最有效的检验办法就是实战,而在实战之前,至少得知道这几架飞机能不能飞起来。以及能不能执行最基本的任务吧。 二十三⽇,罗云冲组织了一次测试。首先是测试这8架內部结构已经变了很多的“轰炸机”能否正常起飞与降落。工程师在改装的时候已经考虑到了轰炸机的重心问题,因在配制內部设施的时候就比较小心,加上轰炸机的外部结构没有太大的变化,就多了两个雷达罩,以及几 ![]() 最重要的还是其探测搜索能力。以及引导战斗机的能力进行的测试。 “侦察鹰”上的雷达本⾝没有太大的问题。而且在经过了连续8个小时的工作后,16部雷达中,只有1部出了故障。别的都没有问题,这反而要比“侦察鹰”上的故障率低得多。后来在经过了电子工程师地测试后才发现“鹏”式轰炸机上的空间更大,以往在“侦察鹰”上拥挤在一起的很多设备都分散开了,因此电子设备地散热 ![]() 雷达的探测 ![]() ![]() 最大的问题不是雷达的探测距离,而是只能探测前后各120度的范围,而对两侧各60度的范围是没有探测能力的。这主要是因为雷达没有装在轰炸机的肚⽪上。而是装在了机首与机尾,因此不具备环向探测能力。这个问题还不算很严重,可以利用两架飞机相互弥补探测方向上的缺陷。 最后测试的就是引导战斗机作战的能力,而最终也证明了指挥机上的航空引导军官在依靠雷达的时候可以有效的引导战斗机作战。只是有一点必须注意,那就是这几架飞机不能位于轰炸机群编队的核心,而应该在外围,不然其他的轰炸机将挡住雷达的探测方向。 最后得出的测试结果让罗云冲很満意,至少他的设想是可行的,而不像以往其他人所认为的那样,这只是“上将的⾼级玩具”而已。可以说,好架飞机就是现代预警机的鼻祖,很多现代预警机所必须具备的功能,608架飞机上都有。只是,这8架飞机从来就没有被正式编为预警机,而且当时也没有这个称呼。更重要的是,这8架飞机很快就被淘汰掉了,因此在帝国航空兵的历史上也没有留下多少印记。还有,当时这6架飞机的 ![]() 在专业的航空史里,这8架飞机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后来,西飞的工程师就是通过这种指挥机获得了灵感,在战争结束后不久就制造出了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预警机“预警指挥机”这个机种也随后正式出现在了帝国空军里。后来西飞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预警机生产厂,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打下了基础。 罗云冲 ![]() 更严重的问题是,这些指挥机必须要伴随轰炸机群一起行动,而且还必须得在轰炸机群的外围飞行,不能在轰炸机群的央中飞行,而防空战斗机肯定是首先攻击外围的轰炸机,而不是直接去攻击核心处的轰炸机。罗云冲当时忽略了这个问题,而导致的结果连他自己都有点无法接受。 不论如何,在28年12月25⽇的轰炸中,世界上最早诞生的8架指挥机参加了轰炸波士顿的行动,这8架指挥机分别编在了第1,第2,第5,以及第10轰炸机群。每架指挥机负责引导一个战斗机小队,即引导六个双机编队。而当时出动的护航战斗机有5个中队,只有大概一半的护航战斗机能够得到直接引导。 28⽇中午,这8架指挥机混编在轰炸机群里离开了古巴的机场,踏上了前往轰炸波士顿的航道。部署在百慕大群岛上的战斗机晚了大概三个小时起飞,将在飞行途中追上轰炸机群。 罗云冲当时就在关塔那摩附近的一座正规机场,他目睹了最后一架轰炸机离开跑道,向着东北方向飞去。轰炸行动都是安排好了的,轰炸机群的绝大部分航线在海洋上空,将尽量避开国美的雷达网。另外,各中队的领队长机都接到了具体的任务,可是罗云冲仍然有点不很放心,他不是不放心那8架第一次参加作战行动的指挥机,而是不放心整个轰炸行动。 这是战略轰炸机第一次打击国美东北部地区的城市,也是第一次打击大城市,更是第一次在海洋上空进⼊国美本土,护航战斗机也是第一次从百慕大群岛,双方是第一次在远离后方指挥所的地方会合。太多的第一次了,行动能否顺利,能否成功,这些都没有人可以给出肯定的答复。 mwUxs.Com |
上一章 海魂 下一章 ( → ) |
木屋小说网免费为朋友们提供作者闪烁的小说海魂全文以及海魂无删减阅读,海魂未删减无删减阅读,想要阅读更多与海魂无删减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军事小说请持续收藏木屋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