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异史未删减无删减阅读
|
![]() |
|
木屋小说网 > 军事小说 > 中华异史 作者:呱呱叫 | 书号:17657 时间:2017/5/25 字数:10407 |
上一章 第二章 血色朝阳第一节 下一章 ( → ) | |
大明中兴元年,正月初三,长江北岸的扬州城里热闹非凡,沉浸在舂节的喜悦中的人们总是特别的⾼兴、宽容,今年的舂节正赶上新天子改元,普天同庆,虽然北方战![]() 但这喜庆的气氛并不能完全掩盖 ![]() ![]() ![]() ![]() 而此时,淮扬督师衙门里的气氛更是紧张而凝重,衙门的正厅里二十多人正襟危坐,一双双火热的眼睛紧盯着淮扬督师、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史可法那黝黑而冷峻的脸。史可法道:“今天召诸位来,是因为⾼杰⾼将军派人送来一份塘报,说青州、⾼密、章丘一带爆发了反清起事,清军正调集各路大军前往镇庒,义军首领派人向⾼将军求援,但⾼将军兵力不⾜,难以应援,因而将求援信送到本督师这里,希望我军快快北进,以解燃眉之急,我召诸位来正是为了此事。” 诸将沉默了片刻,陈子龙首先站起来说道:“末将以为,如今大军囤积于此已近十⽇,若是再等下去的话,只怕于士气不利,应尽早出征。”他话刚说完,便有一人站了起来,正是⻩得功派来的部将赵珲,他说道:“末将认为不宜此时出征,虽然粮草以备,但器械不⾜,尤其是火器,不如再等几天吧。”于是底下又有两人附和,一个是刘泽清的部将马华,一个是刘良佐的部将周奇勋。 见到这番景象,⾼杰的部将王之纲反驳道:“依诸位的意思,那这仗就别打了?军情紧急,怎能容你们磨磨蹭蹭!都火烧眉⽑了,还惦记着那些新式火 ![]() 林清华暗暗摇了头摇,本来大军集齐之后应立即出发的,但那刘泽清、刘良佐和⻩得功的部下似乎是得到了什么暗示似的,千方百计的拖时间,先是借口棉⾐不⾜,待给他们⾜够的棉⾐后,又借口火器太少,要朝廷补发,而且一定要新式的燧发 ![]() ![]() ![]() ![]() ![]() 想到这里,林清华说道:“我以为必须立即出兵,正所谓‘兵贵神速’,趁着清军无暇南顾之机果断北进,不仅能出其不意,而且能打他个措手不及,此时出击还能得到北方义军的支援,若再这么耽搁下去,不仅北伐的消息会走漏,让清军有所准备,而且义军也可能失败,到时清军就能腾出手来专心对付大明了。” 见到三人哼哼咭咭,似乎还想找托词,林清华断然说道:“本侯有御赐金锏,就带在⾝边,谁若是违抗军令的话,本侯定会打得他后悔做人!”说完便吩咐一名亲兵去营帐中取金锏。 三人见到林清华发怒,虽嘴上还硬,但心里却完全虚了,来之前自己的主将曾吩咐能拖就拖,实在拖不了就听令而行,但要尽量保存实力,看来现在只能听令了。于是三人嘟哝了一番后,便站起来说道:“末将遵命便是。”此时林清华的亲兵将金锏拿来,林清华拿起挥了挥,三人只觉头⽪一⿇,均不自觉的想起来,前一阵子內官监的小⾼太监就是被此金锏打得満脸是包,整整三天不敢出来见人,还好自己识时务,要不然要的受了。 看到大家都统一了思想,史可法便道:“既如此,那本督师就决定,现在各回各营,明⽇一早,誓师北伐!还望诸君戮力以赴,共保大明江山!”诸将领命而去。 大明中兴元年正月初四,寒风凛冽,扬州城外一座临时搭起的点将台上,史可法手捧圣旨,向诸将宣读圣旨,再次強调众人要团结一心,共赴国难。在祭拜了天地之后,史可法便率领着十五万大军浩浩 ![]() ![]() 林清华将镇虏军分为左右两路,左路为步兵,右路为骑兵,其中步兵又分为前、中、后三军,他率领中军居中联络指挥,前军由陈唯一指挥,后军由洪熙官和方世⽟指挥,骑兵由四大金刚指挥,除了掩护步兵的侧翼外,骑兵还负责侦察与联络。炮兵部队就在中军,为了加快炮兵的行进速度,林清华特意做了一批两轮挂车,将炮车与挂车连接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四轮车组,十门重炮由六匹马拖拽,其他的炮则由双马拖拽,挂车上除了装着弹药之外,还可供炮兵乘坐,这样一来,炮兵就不会拖步兵的后腿了。虽然平虏军的装备没有镇虏军的好,但由于平虏军的大炮特别是重炮很少,因而两军的行进速度相差并不多,两军相隔着百里遥相呼应。 就在明军向北 ![]() 来的人中以旗人居多,只有少数几个汉官,而且多是已当了多年奴仆的老臣。汉官多主张将精锐从西边调回来,先将明军击退,然后再灭李自成,但満官不同意这种做法,他们认为明军战斗力差,现有的两万八旗军加上汉军就能把明军击退,用不着调兵支援。两派观点互不相让,最后还是多尔衮决定双管齐下,一边令多铎率领五万精锐満蒙骑兵⽇夜兼程赶往曲⾩,一边令山东巡抚方大猷将全部人马集中起来,然后也开赴曲⾩,准备 ![]() ![]() 经过七天的行军,明军已抵达徐州城下,史可法命令将粮草囤积于此,派吴志葵率领全部⽔师驻扎于此,与城中的两万守军共同确保粮草的全安与供应,在补充了给养并休整了两天后,十四万明军拔营北上,迅速向前突进。一路之上未遇抵抗,沿途还收编了数万起义军,人数迅速扩大到近二十万人。经过五天的快速行军,正月十八,明军抵达曲⾩西南的程家庄,在此与清军的一支侦察部队发生了一场遭遇战,在击溃清军之后扎下营来,史可法令诸将速来中军议事。 史可法说道:“今⽇之战只是小胜,不可轻敌。据探马来报,清军大队人马就驻扎在曲⾩,主将是多铎,其人据说是清军第三猛将,所带蒙古爱松古部骑兵骁勇异常,堪称天下骑兵中的精锐。清军主力据估计为二十五万人,其中満蒙八旗为八万左右,汉军约十八万,但多是乡勇和降兵,战斗力并不很強。经过与威毅侯林大人、兵部侍郞陈大人的商议,本督决定明⽇就与清军决战,此地一马平川,最利清军骑兵冲击,明⽇需多备拒马,必须步步为营,不可浪战。现在诸位就回各营备战,明早辰时大军齐出,林大人率镇虏军从东面向西进攻,陈大人率平虏军从南面向北进攻,其余诸将率军紧随其后,两路夹击,务必将敌満蒙精锐歼灭,本督在此恭候诸位佳音,诸将可曾听明⽩?!” 众人齐声应道:“末将明⽩!”随后便奔回各营备战。 林清华带着镇虏军开到离曲⾩只有二十里的地方,是诸军中与敌军相距最近的,清军的营垒已隐约可见,他将部下分成两部分,一部负责警戒,一部则砍伐树木以便在城东扎营,由于所带拒马数量不够,他特别让随军的铁匠和木匠连夜赶制拒马,将其斜揷在营外三十仗的地方,以阻止清军骑兵冲击。 清军怎能容忍明军在眼⽪底下扎营?八千精锐骑兵在一个时辰之內就向镇虏军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冲击,但均被早有准备的镇虏军士兵的排 ![]() 曲⾩城中的多铎听说三次冲击均以失败告终,气得大发雷霆, ![]() 当晚多铎亲率三千八旗步兵和一万汉军步兵前去偷营, ![]() ![]() ![]() ![]() 多铎气急败坏的回到城中, ![]() 与清军闹哄哄的情景相反的是镇虏军,上下同心,同仇敌忾,经过一也的休息,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镇虏军军营中便一片人 ![]() ![]() ![]() 林清华不时的向亲兵询问时间,亲兵则不停的跑去看沙漏,林清华觉得确实该给军队配备钟表了,沙漏实在太不方便,但现在的国中还不能制造钟表,看来只有等以后再说了。 辰时一到,林清华立即命令全军出击。由于这里是平原,所以林清华将部队排成一字横队,前、中、后共三组,每组派成五排,将骑兵分成两部分,分别保护左右两翼,炮兵则紧随步兵⾝后,大军缓缓前进。 而此时的清军也已在城下列队,准备以逸待劳,在城上数十门火炮的支援下痛击明军。多铎骑在一匹黑马上,由其亲兵簇拥着站在南门外,他将一名亲兵端来的一碗 ![]() ![]() ![]() 林清华指挥着部队继续西进,他有些后悔把大营扎在二十里外,现在他不得不命令士兵停下来,一边整队,一边休息,此时距城墙还有六里。林清华远远望见南边的明军也停住了,不过他们离城墙更远。 林清华向城墙望去,发现东边城墙上腾起几股浓烟,过了一会儿又听见几声“隆隆”声“清军开炮了!”林清华心中想着。果然,片刻之后离镇虏军的前方二三里的地方腾起一阵尘土,之后清军便不再放炮,显然发现明军还远未进⼊ ![]() ![]() ![]() ![]() ![]() 得到方大猷在城楼上昏过去的消息后,多铎眉⽑一皱,向亲兵说道:“这南蛮子就是虚弱,除了会读什么圣人书,还能⼲什么?又不会骑马,又不会 ![]() ![]() ![]() ![]() 林清华让部队休息了一刻钟之后,见到南路明军已接近了城墙,他就下令继续前进。待部队来到距城墙四里之外的时候,林清华再次命令部队停下,因为这里已进⼊自己大部分大炮的 ![]() 很快镇虏军的大炮就架好了,林清华将所有红⾐大炮架设在步兵方阵后方五十丈后,令步兵排好队形,正面为一万五千人,并且将所有的拂郞机炮架在正面,以便用霰弹攻击敌军,侧面各有三千人,后面有一千人,剩下的两千多名步兵则居于方阵的中间,充当预备队,三千名骑兵则在侧翼游走,林清华给他们的任务是消灭任何接近方阵的敌军炮兵。 炮手们手脚⿇利的装好弹药,静静的等候着林清华的命令。林清华却并不急着下命令,因为他知道清军的主力在南边,自己这边只有不到三万人,他可不想这么快就把他们引到这边来,他要等南路明军赶到。 当南路明军行进到距城墙五里外并也摆好了阵型后,林清华大喊道:“炮兵自由开火!集中火力攻击东门!” 随着这一声命令,数十门红⾐大炮同时开火,由于炮兵训练精 ![]() ![]() ![]() 多铎听到明军的炮声,知道明军的进攻开始了,于是他将 ![]() 冲向镇虏军的是两万八旗兵和六万汉军,其中八旗兵全是骑兵,汉军全是步兵。他们先是缓步前进,步兵居中,骑兵则不紧不慢的跟在两翼,待行进到离明军还有一里地时,那清军将领发一声喊,众人遂由缓步变为小跑,接着便由小跑变为快跑,清军骑兵则以雷霆万钧之势从两边庒了过来。 早在清军冲击之前,林清华就命令骑兵进⼊方阵,并令步兵做好 ![]() ![]() ![]() ![]() ![]() ![]() ![]() 遭到 ![]() ![]() ![]() 林清华很満意部下的表现,虽然他觉得伤亡人数还是有点⾼。他转头望向南路明军,发现他们仍在混战,他立即命令炮兵调转炮口,对准清军的侧翼和后队猛烈开火。此时镇虏军用的炮弹还是实心弹,用于攻坚很不错,但对付步兵威力太小,直接打中固然厉害,但若落在⾝边则没有任何杀伤力,林清华虽然很想装备爆破弹,但时间不允许。 见到炮轰并无多大的作用,林清华一边催促挂好炮车,一边传令部队向清军侧翼推进。 多铎与南路明军陷⼊苦战,由于南路明军仍是冷兵器与火器混合部队,就连平虏军也有三成的长矛手,因而双方一时陷⼊胶着状态,虽然林清华也曾向陈子龙传授过火器战法,但陈子龙毕竟没有接触过全火器部队,思想僵化,还是用的老方法训练部队,因而平虏军虽然火器比例⾼于普通明军,但在南路军中仍无法起到顶梁柱的作用。南路明军中的四阵兵中,除了⾼杰的部队外,都是老弱兵,许多以前都没有参加过战斗,开始时受到 ![]() 多铎领着亲兵杀得 ![]() 多铎大喊一声,令部下加紧进攻南路明军,希望能在东路明军到来之前将其击溃,以便全力 ![]() 林清华令镇虏军排成人字型阵,骑兵负责监视后方,所有的大炮与步兵平齐,炮管呈⽔平放置,全部装填霰弹。多铎的副将领着五万汉军冲到镇虏军阵前,汉军中火器很少,弓箭也不多, ![]() ![]() 陈子龙见到林清华来援,立时让亲兵们齐声⾼声喊道:“弟兄们!援军来了!加把劲!和镇虏军的弟兄们夹击鞑子啊!”众明军士兵听到援军到来,顿时士气大振,个个奋力向前,将正处于混 ![]() 林清华击退了前来 ![]() ![]() 多铎见状,心知大势已去,但他是心⾼气傲之人,怎会轻言放弃?他将手中那粘満⾎污的大刀猛的一挥,向⾝边的亲兵喊道:“把本王的帅旗给我!吹号!把所有骑兵其中起来,冲击东路明军!一定要把他们打垮!”说完便接过亲兵递过来的帅旗,用左手拿住,拼命的挥动着,与此同时,⾝边的十几个亲兵一起吹响了角号“呜呜呜”的沉闷角号声响彻战场。 听到主帅的角号声,正在驱赶汉军的満蒙八旗骑兵纷纷丢下汉军士兵,迅速集中到主帅⾝旁,片刻时间多铎⾝旁就集中了近五万剩余的八旗兵。多铎手中的帅旗在空中停留了片刻,突然,他将手中帅旗猛然向前一挥,同时腿双一夹马肚,如离弦之箭般冲向东路明军,其部下的骑兵见到主帅如此奋不顾⾝,当下也是个个争先恐后,催马冲出,整个清军马队就像是沸腾了一般,以雷霆万钧之势向镇虏军庒了过来。 林清华早在多铎集合部队时就做了准备,他命令士兵暂停 ![]() ![]() ![]() ![]() ![]() 待清军冲到镇虏军阵前七八十丈的时候,林清华下令:“自由 ![]() ![]() ![]() ![]() ![]() 多铎早已杀红了眼,挥舞着帅旗在清军阵中督战,见到前面的骑兵冲不过去,他将手中帅旗一挥,⾼喊道:“八旗的勇士们!跟本王一起冲啊!”说完便一马当先,冲在队伍前列,眼看着明军的阵地越来越近,六十丈,五十丈,四十丈,三十丈,近得都可以看清明军的脸了,⾝边的亲兵一个一个的倒下,但他也顾不得看,顾不得想“快到了,快到了!我就要冲过去了!豪格算什么?阿济格算什么?我才是大清第一猛将!”多铎心中想着,他瞪着一双⾎红的眼睛望着对面的明军士兵,他实在不明⽩,一向懦弱怕死的明军怎么会有如此的变化,为什么他们敢和清军野战?看起来这些士兵与以前的明军士兵没什么区别呀。突然,多铎看见明军阵中的一门大炮噴出一股浓烟,在他听到炮声之前,他就看到自己骑着的马的马头飞了起来,接着他感到 ![]() 多铎死后,战斗也很快结束了,五万八旗骑兵只活着逃走了不到两千人,小小的曲⾩城四周全是尸体,战场的边缘四处游 ![]() ![]() 战斗结束后,林清华向俘虏打听多铎的下落,但不得要领,正疑惑间,忽然得到部下禀报,说是发现一具清军将领的尸体,看样子是个大官,遂领着几个俘虏前去查看。只见那尸体从 ![]() ![]() 林清华费力的从多铎手中拿下大刀,他双手挥舞了几下,才发现异常沉重,单手 ![]() ![]() ![]() 镇虏军中一片 ![]() ![]() ![]() |
上一章 中华异史 下一章 ( → ) |
木屋小说网免费为朋友们提供作者呱呱叫的小说中华异史全文以及中华异史无删减阅读,中华异史未删减无删减阅读,想要阅读更多与中华异史无删减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军事小说请持续收藏木屋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