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残游记未删减无删减阅读
|
![]() |
|
木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老残游记 作者:刘鹗 | 书号:10236 时间:2017/3/27 字数:4909 |
上一章 第二回 下一章 ( → ) | |
历山山下古帝遗踪 明湖湖边美人绝调 话说老残在渔船上被众人砸得沉下海去,自知万无生理,只好闭着眼睛,听他怎样。觉得⾝体如落叶一般,飘飘 ![]() ![]() 自从那⽇起,又过了几天,老残向管事的道:“现在天气渐寒,贵居停的病也不会再发,明年如有委用之处,再来效劳。目下鄙人要往济南府去看看大明湖的风景。”管事的再三挽留不住,只好当晚设酒饯行;封了一千两银子奉给老残,算是医生的酬劳。老残略道一声“谢谢”也就收⼊箱笼,告辞动⾝上车去了。 一路秋山红叶,老圃⻩花,颇不寂寞。到了济南府,进得城来,家家泉⽔,户户垂杨,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到了小布政司街,觅了一家客店,名叫⾼升店,将行李卸下,开发了车价酒钱,胡 ![]() 次⽇清晨起来,吃点儿点心,便摇着串铃満街蜇了一趟,虚应一应故事。午后便步行至鹊华桥边,雇了一只小船, ![]() ![]() 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字僧楼,与那苍松翠柏,⾼下相间,红的火红,⽩的雪⽩,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正在叹赏不绝,忽听一声渔唱,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的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这湖的南岸,上去便是街市,却有一层芦苇,密密遮住。现在正是开花的时候,一片⽩花映着带⽔气的斜 ![]() 老残心里想道:“如此佳景,为何没有甚么游人?”看了一会儿,回转⾝来,看那大门里面楹柱上有副对联,写的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半城湖”暗暗点头道:“真正不错!”进了大门,正面便是铁公享堂,朝东便是一个荷池。绕着曲折的回廊,到了荷池东面,就是个圆门。圆门东边有三间旧房,有个破匾,上题“古⽔仙祠”四个字。祠前一副破旧对联,写的是“一盏寒泉荐秋菊,三更画船穿藕花”过了⽔仙祠,仍旧上了船, ![]() 到了鹊华桥,才觉得人烟稠密,也有挑担子的,也有推小车子的,也有坐二人抬小蓝呢轿子的。轿子后面,一个跟班的戴个红缨帽子,膀子底下夹个护书,拼命价奔,一面用手中擦汗,一面低着头跑。街上五六岁的孩子不知避人,被那轿夫无意踢倒一个,他便哇哇的哭起。他的⺟亲赶忙跑来问:“谁碰倒你的?谁碰倒你的?”那个孩子只是哇哇的哭,并不说话。问了半天,才带哭说了一句道:“抬矫子的!”他⺟亲抬头看时,轿子早已跑的有二里多远了。那妇人牵了孩子,嘴里不住咭咭咕咕的骂着,就回去了。 老残从鹊华桥往南,缓缓向小布政司街走去。一抬头,见那墙上贴了一张⻩纸,有一尺长,七八寸宽的光景。居中写着“说鼓书”三个大字;旁边一行小字是“二十四⽇明湖居”那纸还未十分⼲,心知是方才贴的,只不知道这是甚么事情,别处也没有见过这样招子。一路走着,一路盘算,只听得耳边有两个挑担子的说道:“明儿⽩妞说书,我们可以不必做生意,来听书罢。”又走到街上、听铺子里柜台上有人说道:“前次⽩妞说书是你告假的,明儿的书,应该我告假了。”一路行未,街谈巷议,大半都是这话,心里诧异道:“⽩妞是何许人?说的是何等样书,为甚一纸招贴,侵举国若狂如此?”信步走来,不知不觉已到⾼升店口。 进得店去,茶房便来回道:“客人,用什么夜膳?”老残一一说过,就顺便问道:“你们此他说鼓书是个甚么顽意儿,何以惊动这么许多的人?”茶房说:“客人,你不知道。这说鼓书本是山东乡下的土调,同一面鼓,两片梨花简,名叫‘梨花大鼓’,演说些前人的故事,本也没甚稀奇。自从王家出了这个⽩妞、黑妞妹妹两个,这⽩妞名字叫做王小⽟,此人是天生的怪物!他十二三岁时就学会了这说书的本事。他却嫌这乡下的调儿没甚么出奇,他就常到戏园里看戏,所有甚么西⽪、二簧、梆子腔等唱,一听就会;甚么余三胜、程长庚、张二奎等人的调子,他一听也就会唱。仗着他的喉咙,要多⾼有多⾼;他的中气,要多长有多长。他又把那南方的甚么昆腔、小曲,种种的腔调,他都拿来装在这大鼓书的调儿里面。不过二三年工夫,创出这个调儿,竟至无论南北⾼下的人,听了他唱书,无不神魂颠倒。现在已有招子,明儿就唱。你不信,去听一听就知道了。只是要听还要早去,他虽是一点钟开唱,若到十点钟去,便没有坐位的。”老残听了,也不甚相信。 次⽇六点钟起,先到南门內看了舜井。又出南门,到历山脚下,看看相传大舜昔⽇耕田的地方。及至回店,已有九点钟的光景,赶忙吃了饭,走到明湖居,才不过十点钟时候。那明湖居本是个大戏园子,戏台前有一百多张桌子。那知进了园门,园子里面已经坐的満満的了,只有中间七八张桌子还无人坐,桌子却都贴着“抚院定”‘学院定”等类红纸条儿。老残看了半天,无处落脚,只好袖子里送了看坐儿的二百个钱,才弄了一张短板凳,在人 ![]() 到了十一点钟,只见门口轿子渐渐拥挤,许多官员都着了便⾐,带着家人,陆续进来。不到十二点钟,前面几张空桌俱已満了,不断还有人来,看坐儿的也只是搬张短凳,在夹 ![]() 到了十二点半钟,看那台上,从后台帘子里面,出来一个男人:穿了一件蓝布长衫,长长的脸儿,一脸疙瘩,仿佛风⼲福橘⽪似的,甚为丑陋,但觉得那人气味到还沉静。出得台来,并无一语,就往半桌后面左手一张椅子上坐下。慢慢的将三弦子取来,随便和了和弦,弹了一两个小调,人也不甚留神去听。后来弹了一枝大调,也不知道叫什么牌子。只是到后来,全用轮指,那抑扬顿挫,⼊耳动心,恍若有几十 ![]() 停了数分钟时,帘子里面出来一个姑娘,约有十六七岁,长长鸭蛋脸儿,梳了一个抓髻,戴了一副银耳环,穿了一件蓝布外褂儿,一条蓝布 ![]() ![]() 旁坐有两人,其一人低声问那人道:“此想必是⽩妞了罢?”其一人道:“不是。这人叫黑妞,是⽩妞的妹子。他的调门儿都是⽩妞教的,若比⽩妞,还不晓得差多远呢!他的好处人说得出,⽩妞的好处人说不出;他的好处人学的到,⽩妞的好处人学不到。你想,这几年来,好顽耍的谁不学他们的调儿呢?就是窑子里的姑娘,也人人都学,只是顶多有一两句到黑妞的地步。若⽩妞的好处,从没有一个人能及他十分里的一分的。”说着的时候,黑妞早唱完,后面去了。这时満园子里的人,谈心的谈心,说笑的说笑。卖瓜子、落花生、山里红、核桃仁的,⾼声喊叫着卖,満园子里听来都是人声。 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瓜子脸儿,⽩净面⽪,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半低着头出来,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简了当了几声,煞是奇怪:只是两片顽铁,到他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以的。又将鼓捶子轻轻的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那双眼睛,如秋⽔,如寒星,如宝珠,如⽩⽔银里头养着两丸黑⽔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満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 ![]() 王小⽟便启朱 ![]() ![]() ![]() ![]() ![]() 停了一会,闹声稍定,只听那台下正座上,有一个少年人,不到三十岁光景,是湖南口音,说道:“当年读书,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余音绕梁,三⽇不绝’的话,我总不懂。空中设想,余音怎样会得绕梁呢?又怎会三⽇不绝呢?及至听了小⽟先生说书,才知古人措辞之妙。每次听他说书之后,总有好几天耳朵里无非都是他的书,无论做什么事,总不⼊神,反觉得‘三⽇不绝’,这‘三⽇’二字下得太少,还是孔子‘三月不知⾁味’,‘三月’二字形容得透彻些!”旁边人都说道:“梦湘先生论得透辟极了!‘于我心有戚戚焉’!” 说着,那黑妞又上来说了一段,底下便又是⽩妞上场。这一段,闻旁边人说,叫做“黑驴段”听了去,不过是一个士子见一惊人,骑了一个黑驴走过去的故事。将形容那美人,先形容那黑驴怎样怎样好法,待铺叙到美人的好处,不过数语,这段书也就完了。其音节全是快板,越说越快。⽩香山诗云:“大珠小珠落王盘。”可以尽之。其妙处,在说得极快的时候,听的人仿佛都赶不上听,他却字字清楚,无一字不送到人耳轮深处。这是他的独到,然比着前一段却未免逊了一筹了。 这时不过五点钟光景,算计王小⽟应该还有一段。不知那一段又是怎样好法,究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MwuXs.CoM |
上一章 老残游记 下一章 ( → ) |
木屋小说网免费为朋友们提供作者刘鹗的小说老残游记全文以及老残游记无删减阅读,老残游记未删减无删减阅读,想要阅读更多与老残游记无删减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持续收藏木屋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