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代史未删减无删减阅读
|
![]() |
|
木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新五代史 作者:欧阳修 | 书号:10203 时间:2017/3/26 字数:21295 |
上一章 四夷附录第一 下一章 ( → ) | |
呜呼,夷狄居处饮食,随⽔草寒暑徙迁,有君长部号而无世族、文字记别,至 于弦弓毒矢,強弱相并,国地大小,兴灭不常,是皆乌⾜以考述哉!惟其服叛去来, 能为国中利害者,此不可以不知也。自古夷狄之于国中,有道未必服,无道未必不 来,盖自因其衰盛。虽尝置之治外,而羁縻制驭恩威之际,不可失也。其得之未必 为利,失之有⾜为患,可不慎哉!作《四夷附录》。 新五代史-附录夷狄,种号多矣。其大者自以名通国中,其次小远者附见,又 其次微不⾜录者,不可胜数。其地环列九州之外,而西北常強,为国中患。三代猃 狁,见于《诗》、《书》。秦、汉以来,匈奴著矣。隋、唐之间,突厥为大。其后 有吐蕃、回鹘之強。五代之际,以名见国中者十七八,而契丹最盛。 契丹自后魏以来,名见国中。或曰与库莫奚同类而异种。其居曰枭罗个没里。 没里者,河也。是谓⻩⽔之南,⻩龙之北,得鲜卑之故地,故又以为鲜卑之遗种。 当唐之世,其地北接室韦,东邻⾼丽,西界奚国,而南至营州。其部族之大者曰大 贺氏,后分为八部,其一曰伹皆利部,二曰乙室活部,三曰实活部,四曰纳尾部, 五曰频没部,六曰內会 ![]() 阿保机,亦不知其何部人也,为人多智勇而善骑 ![]() ![]() ![]() ![]() 梁将篡唐,晋王李克用使人聘于契丹,阿保机以兵三十万会克用于云州东城。 置酒。酒酣,握手约为兄弟。克用赠以金帛甚厚,期共举兵击梁。阿保机遗晋马千 匹。既归而背约,遣使者袍笏梅老聘梁。梁遣太府卿⾼顷、军将郞公远等报聘。逾 年,顷还,阿保机遣使者解里随顷,以良马、貂裘、朝霞锦聘梁,奉表称臣,以求 封册。梁复遣公远及司农卿浑特以诏书报劳,别以记事赐之,约共举兵灭晋,然后 封册为甥舅之国,又使以子弟三百骑⼊卫京师。克用闻之,大恨。是岁克用病,临 卒,以一箭属庄宗,期必灭契丹。浑特等至契丹,阿保机不能如约,梁亦未尝封册。 而终梁之世,契丹使者四至。 庄宗天祐十三年,阿保机攻晋蔚州,执其振武节度使李嗣本。是时,庄宗已得 魏博,方南向与梁争天下,遣李存矩发山北兵。存矩至祁沟关,兵叛,拥偏将卢文 进击杀存矩,亡⼊契丹。契丹攻破新州,以文进部将刘殷守之。庄宗遣周德威击殷, 而文进引契丹数十万大至,德威惧,引军去,为契丹追及,大败之。德威走幽州, 契丹围之。幽、蓟之间,虏骑遍満山⾕,所得汉人,以长绳连头系之于木,汉人夜 多自解逃去。文进又教契丹为火车、地道、起土山以攻城。城中熔铜铁汁挥之,中 者辄烂堕。德威拒守百余⽇,庄宗遣李嗣源、阎宝、李存审等救之。契丹数为嗣源 等所败,乃解去。 契丹比他夷狄尤顽傲,⽗⺟死,以不哭为勇,载其尸深山,置大木上,后三岁 往取其骨焚之,酹而呪曰:“夏时向 ![]() ![]() ![]() ![]() 庄宗讨张文礼,围镇州。定州王处直惧镇且亡,晋兵必并击己,遣其子郁说契 丹,使⼊塞以牵晋兵。郁谓阿保机曰:“臣⽗处直使布愚款曰:故赵王王镕,王赵 六世,镇州金城汤池,金帛山积,燕姬赵女,罗绮盈廷。张文礼得之而为晋所攻, 惧死不暇,故皆留以待皇帝。”阿保机大喜。其 ![]() ![]() 契丹虽无所得而归,然自此颇有窥国中之志,患女真、渤海等在其后, ![]() ![]() ![]() ![]() ![]() ![]() ![]() ![]() 当阿保机时,有韩延徽者,幽州人也,为刘守光参军,守光遣延徽聘于契丹。 延徽见阿保机不拜,阿保机怒,留之不遣,使牧羊马。久之,知其材,召与语,奇 之,遂用以为谋主。阿保机攻 ![]() ![]() 耀屈之后更名德光。葬阿保机木叶山,谥曰大圣皇帝,后更其名曰亿。德光立 三年,改元曰天显,遣使者以名马聘唐,并求碑石为阿保机刻铭。明宗厚礼之,遣 飞胜指挥使安念德报聘。定州王都反,唐遣王晏球讨之。都以蜡丸书走契丹求援, 德光遣秃馁、荝剌等以骑五千救都,都及秃馁击晏球于曲 ![]() 初,阿保机死,长子东丹王突 ![]() ![]() ![]() 契丹自阿保机时侵灭诸国,称雄北方。及救王都,为王晏球所败,丧其万骑, 又失赫邈等,皆名将,而述律尤思念突 ![]() 距幽州北七百里有榆关,东临海,北有兔耳、覆舟山。山皆斗绝,并海东北, 仅通车,其旁地可耕植。唐时置东西狭石、渌畴、米砖、长扬、⻩花、紫蒙、⽩狼 等戍,以扼契丹于此。戍兵常自耕食,惟⾐絮岁给幽州,久之皆有田宅,养子孙, 以坚守为己利。自唐末幽、蓟割据,戍兵废散,契丹因得出陷平、营,而幽、蓟之 人岁苦寇钞。自涿州至幽州百里,人迹断绝,转饷常以兵护送,契丹多伏兵盐沟以 击夺之。庄宗之末,赵德钧镇幽州,于盐沟置良乡县,又于幽州东五十里筑城,皆 戍以兵。及破赫邈等,又于其东置三河县。由是幽、蓟之人,始得耕牧,而输饷可 通。德光乃西徙横帐居揆剌泊,出寇云、朔之间。明宗患之,以石敬瑭镇河东,总 大同、彰国、振武、威塞等军御之。应顺、清泰之间,调发馈饷,远近劳敝。 德光事其⺟甚谨,常侍立其侧,国事必告而后行。石敬瑭反,唐遣张敬达等讨 之。敬瑭遣使求救于德光。德光⽩其⺟曰:“吾尝梦石郞召我,而使者果至,岂非 天琊!”⺟召胡巫问吉凶,巫言吉,乃许。是岁九月,契丹出雁门,车骑连亘数十 里,将至太原,遣人谓敬瑭曰:“吾为尔今⽇破敌可乎?”敬瑭报曰:“皇帝赴难, 要在成功,不在速,大兵远来,而唐军甚盛,愿少待之。”使者未至,而兵已 ![]() ![]() ⾼祖已⼊洛,德光乃北,执赵德钧、延寿以归。德钧,幽州人也,事刘守光、 守文为军校,庄宗伐燕得之,赐姓名曰李绍斌。其子延寿,本姓刘氏,常山人也, 其⽗邧为蓚县令,刘守文攻破蓚县,德钧得延寿并其⺟种氏而纳之,因以延寿为子。 延寿为人,姿质妍柔,稍涉书史,明宗以女 ![]() ![]() 契丹当庄宗、明宗时攻陷营、平二州,及已立晋,又得雁门以北幽州节度管內, 合一十六州。乃以幽州为燕京,改天显十一年为会同元年,更其国号大辽,置百官, 皆依国中,参用国中之人。晋⾼祖每遣使聘问,奉表称臣,岁输绢三十万匹,其余 宝⽟珍异,下至国中饮食诸物,使者相属于道,无虚⽇。德光约⾼祖不称臣,更表 为书,称“兒皇帝”如家人礼。德光遣中书令韩颎奉册⾼祖为英武明义皇帝。⾼ 祖复遣赵莹、冯道等以太常卤簿奉册德光及其⺟尊号。终其世,奉之甚谨。 ⾼祖崩,出帝即位,德光怒其不先以告,而又不奉表,不称臣而称孙,数遣使 者责晋。晋大臣皆恐,而景延广对契丹使者语,独不逊。德光益怒。杨光远反青州, 招之。开运元年舂,德光倾国南寇,分其众为三:西出雁门,攻并、代,刘知远击 败之于秀容;东至于河,陷博州,以应光远;德光与延寿南,攻陷贝州。德光屯元 城,兵及黎 ![]() ![]() ![]() ![]() ![]() 延寿见晋衰而天下 ![]() ![]() ![]() ![]() ![]() 德光尝许赵延寿灭晋而立以为帝,故契丹击晋,延寿常为先锋,虏掠所得,悉 以奉德光及其⺟述律。德光已灭晋而无立延寿意,延寿不敢自言,因李崧以求为皇 太子。德光曰:“吾于燕王无所爱惜,虽我⽪⾁,可为燕王用者,吾可割也。吾闻 皇太子是天子之子,燕王岂得为之?”乃命与之迁秩。翰林学士张砺进拟延寿中京 留守、大丞相、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德光索笔,涂其录尚书事、都督中外 诸军事,止以为中京留守、大丞相,而延寿前为枢密使、封燕王皆如故。又以砺为 右仆 ![]() 德光已灭晋,遣其部族酋豪及其通事为诸州镇刺史、节度使,括借天下钱帛以 赏军。胡兵人马不给粮草,遣数千骑分出四野,劫掠民人,号为“打草⾕”东西 二三千里之间,民被其毒,远近怨嗟。汉⾼祖起太原,所在州镇多杀契丹守将归汉, 德光大惧。又时已热,乃以萧翰为宣武军节度使。翰,契丹之大族,其号阿钵,翰 之妹亦嫁德光,而阿钵本无姓氏,契丹呼翰为国舅,及将以为节度使,李崧为制姓 名曰萧翰,于是始姓萧。德光已留翰守汴,乃北归,以晋內诸司伎术、宮女、诸军 将卒数千人从。自黎 ![]() ![]() ![]() 译文 唉,夷狄的住地饮食,随着⽔草、寒暑的不同而迁移变化,有君长部号的名称而没有有关世族的文字记载,至于凭借弦弓毒箭,強弱相互呑并,国土时大时小,兴亡无常,这些哪里值得都去一一考察叙述呢!不过,他们归附、反叛、离去、到来,能够影响中原的利害的事迹,则是不可以不加了解的。 自古以来夷狄对于中原来说,中原正当治世时他们未必归服,不当治世时他们未必不来,大概是由于他们自己有盛衰的缘故。 虽曾把他们排除在统治范围之外,但在笼络控制、恩威并施的情况下,也不能失去他们。 得到他们未必有利,失去他们又⾜以造成灾患,能不谨慎吗!因此要作《四夷附录》。 夷狄,种号很多。 大的种落,自以名称通报中原,其次小而远的依附大的而出现,再其次微不⾜道的,数都数不完。 他们的居住地环列于中原之外,而西北方的常常很強大,是中原的祸患。 夏、商、周三代时的猿狁,见于《诗经》、《尚书》。 秦、汉以来,匈奴最有名。 隋、唐之间,突厥最強大。 后来有強大的吐蕃、回鹊。 五代时,闻名于中原的有十七八个,而契丹最強盛。 契丹自从后魏以来,名称为中原所知。 有人说它和库莫奚同类异种。 他们的住处叫枭罗个没里。 役里,意为河。 这是说他们住在⻩⽔南面,⻩龙北面,得到鲜卑旧地,因此又认为他们是鲜卑的后代。 唐朝时,契丹国土北接室韦,柬邻⾼丽,西面和奚国 ![]() 大的部族叫大贺氏,后来分成八部,一是伹皆剁部,二是乙室活部,三是寅活部,四是纳尾部,五是频没部,六是內会 ![]() 各部的首长称为大人,而常常推举一个大人建立旗鼓以便统率八部。 到年岁久了,有时他们的国家有灾荒瘟疫而使畜牧业衰落,那么八部就聚会商议,用旗鼓拥立第二个大人接代他。 被代替的人认为约定原本如此,不敢争执。 某部大人 ![]() 八部的人认为迁辇氏不能担负大事,在众人中挑选,让阿保机接代他。 阿保机,也不知他是哪一部的人,为人多智勇而擅长骑马 ![]() 这时,刘守光暴 ![]() 阿保机乘机进⼊长城,攻陷城邑,俘虏那里的百姓,依仿唐的州县建城让他们住下。 汉人教阿保机说:“中原的帝王没有被替代的制度。”因此阿保机更加用烕严控制各部而不愿受到替代。 他在位的第九年,各部因他很久没有被替代,共同斥责讥诮他。 阿保机迫不得已,传下他的旗鼓,而对各部说:“我在位九年,得到的汉人很多,我想自建一部统治汉城,行吗?”各部答应了他。 汉城在炭山东南滦河上,有盐、铁之利,原是后魏的滑盐县。 那里可以种植五⾕,阿保机率领汉人耕种,依照幽州的制度修建城郭房屋街市,汉人安居乐业,不再想回去,阿保机懂得人多可以利用,用他 ![]() 是各部所吃的。 但各部知道吃盐的好处,却不知道盐有主人,行吗!应当来犒劳我。”各部信以为然,共同带着牛酒到盐池聚会。 阿保机在一旁埋下伏兵,饮酒正酣时伏兵出动,全部杀掉各部大人,于是登位,不再被替代。 后梁将要篡唐,普王李克用派人通好契丹,阿保机率兵三十万人在云州束城和李克用会师。 摆下酒宴,酒酣耳 ![]() 李克用髋赠金银绸缎十分丰厚,约定和他共同出兵攻打后梁。 阿保机送给晋一千匹马。 回去后就背约,派使臣袍笏官梅老通好后梁。 后梁派太府卿⾼顷、军将郞公远等人回访。 过了一年,⾼顷返回,阿保机派使臣解里跟⾼顷一道,带着良马、貂⽪、朝霞锦出使后梁,献表称臣,求后梁册封。 后梁又派郞公远和司农卿潭特带着诏书回访慰劳,另外赐给记有皇帝起居大事的书册,约定共同出兵消灭晋王,然后册封契丹焉甥舅之国,又让他们派子弟三百骑兵⼊卫京师。 李克用获知后,十分愤恨。 这年李克用患病,临死时,把一支箭 ![]() 浑特等人到达契丹,阿保机汝能守约,后梁也不曾册封他。 直到后梁灭亡,契丹的使臣共来了四次。 唐庄宗天佑十三年,阿保机攻打晋的蔚州,抓获振武军节度使李嗣本。 这时,唐庄宗已得到魏博镇,正向南和后梁争夺天下,派李存矩出动山北兵。 李存矩到达祁沟关,军队叛 ![]() 契丹攻破新州,派卢文进的部将刘殷把守。 唐庄宗派周德威攻打刘殷,而卢文进招契丹几十万人到来,周德威害怕,率军离去,被契丹追上,大败。 周德威逃跑到幽州,契丹包围他。 幽、蓟二州之间,契丹骑兵満山遍⾕,抓到的汉人,用长绳头挨头拴在树上,晚上很多汉人自己解绳逃去。 卢文进又教契丹做火炮车、掘地道、堆土山攻城。 城中熔钢铁汁洒向他们,被洒中的人⾝上烧烂从马上摔下。 周德威拒守一百多天,唐庄宗派李嗣源、阎宝、李存审等人救援。 契丹多次被李嗣源等人打败,纔解围离开。 契丹比别的夷狄更加冥顽傲慢,⽗⺟死,以不哭为勇敢,把尸体载到深山中,放在大树上,三年后去取尸骨焚烧,洒酒于地念符咒说:“夏天向 ![]() ![]() 到阿保机时,逐渐呑并降服四周的小国,而多任用汉人,汉人教他们用隶书的部分笔画加以改动,组成几千个文字,代替刻木记事。 又规定婚嫁制度,设置官号。 阿保机于是越分称皇帝,自称天皇王。 以他们宗室官帐所在的地名作为姓,叫世里。 世里,译者译焉耶律。 取年号叫天赞。 把他们的住处称焉上京,在其中建楼,称为西楼,又在束面千里处建束楼,北面三百里处建北楼,南面木叶山建南楼,在四楼间往来打猎。 契丹好鬼而尊崇太 ![]() ![]() 唐庄宗讨伐张文礼,包围镇州。 定州王处直怕镇州一旦失去,晋兵必定会合力攻打自己,就派他的儿子王郁游说契丹,让他们进⼊长城牵制晋兵。 王郁对阿保机说:“我⽗亲王处直让我转达他的衷情:已故的趟王王镕,在赵称王六代,镇州城池固若金汤,金银绸缎堆积如山,燕姬赵女,丝绸満庭。 张文礼得到这些而受到晋的进攻, ![]() 他的 ![]() 王郁召契丹时,定州人都认为后患无穷不能招引,而王处直不听。 王郁离开后,王处直被他的儿子王都废掉。 阿保机进攻幽州役能攻克,又攻打涿州,攻陷了。 获知王处直被废而王都继位,于是攻打中山,渡过沙河。 王都向唐庄宗告急。 唐庄宗亲自率领铁骑五千人,在新城和契丹前锋遭遇,晋兵从桑树林中飞驰而出,人马都装备有镗甲,光亮耀⽇,契丹骑兵十分惊愕,略一退却,晋军乘胜追击,契丹兵于是逃散,而沙河冰薄,契丹兵都陷役在河中。 阿保机退保望都。 正逢天下大雪,契丹人马饥寒 ![]() 唐庄宗跟在他们后面,见他们住遇的地方,地上环铺着麦杆,四方整齐,虽离去却不慌 ![]() 因担心女真、渤海等族在他们后面,想攻打渤海,而又怕中原兵乘虚而⼊,于是派使臣出使后唐以通友好。 同光年间,使臣两次前来。 唐庄宗死,唐明宗派供奉官姚坤到契丹报丧。 姚坤到达西楼,而阿保机正向东攻打渤海,姚坤追到慎州见阿保机。 阿保机⾝穿锦袍,大带垂后,和他的 ![]() 阿保机问他说:“听说你们⻩河南北有两个天子,真的吗?”姚坤说:“天子因魏州军队作 ![]() ![]() ![]() 总管回师到⻩河以北,到京师救难,受到众人推举,已得到人们的认可了。”阿保机仰头望天大哭说:“晋王和我相约焉兄弟,⻩河南的天子,就是我的儿子。 前些时听说中原动 ![]() ![]() 我自从获知他的灾祸后,就全家戒酒,放掉鹰、狗,取消并解散了乐官。 我也有各部乐官一⼲人,不是公宴就不用他们。 如果我的所作所为像我儿,那又怎能长久?”又对姚坤说:“我会汉话,但对部族人绝口不说,怕他们效法汉人而变得怯弱。”于是告诚姚坤说:“你应当先回去,我率领三万骑兵在幽、镇二州问和新天子会合,共订盟约,给我幽州,就不再犯侵你们了。”阿保机攻打渤海,夺取他们的扶余一城,作为束丹国,任他的长子人皇王突 ![]() 不久阿保机病死,述律氏护丧回到西楼,立次子元帅太子耀屈之焉帝。 姚坤跟随到西楼纔返回。 当阿保机时,有个韩延徽,是幽州人,任刘守光的参军,刘守光派韩延徽出访契丹。 韩延徽见到阿保机不下拜,阿保机发怒,扣留他不让他回去,派他放牧羊马。 时间长了,了解到他的才能,召他谈话,觉得他不同一般,于是用他为主要谋臣。 阿保机攻打 ![]() 韩延徽后来逃回,跟随唐庄宗,唐庄宗的客将王缄诋毁他,韩延徽害怕,请求回幽州探望⺟亲。 经过常山时,蔵在王德明家中。 遇了几个月,王德明问他去哪里,韩延徽说:“我想再逃回契丹。”王德明认为不行,韩延徽说:“阿保机失去我,就像失去了两只眼睛,折断了手⾜,现在又得到我,必定 ![]() 阿保机见了他,果然大喜,认为他是从天而降。 阿保机越分称帝,任韩延徽焉宰相,称为“政事令”契丹叫做“崇文令公”后来死在契丹。 耀屈乏后来改名叫德光。 在木叶山安葬阿保机,谧号叫大圣皇帝,后来改名叫亿。 德光登位三年,改年号叫天显,派使臣带着名马出使后唐,并索求碑石焉阿保机刻铭文。 唐明宗优厚地礼待他,派飞胜指挥使安念德回访。 定州王都反叛,后唐派王晏球讨伐他。 王都派人带着蜡丸书跑到契丹求援,德光派秃馁、蔚刺等人率五千骑兵救援王都,王都和秃馁在曲 ![]() 德光又派惕隐赫邈增援秃馁骑兵七千,王晏球又在唐河打败他们。 赫邈和几个骑兵返回逃走,到达幽州,被趟德钧抓获,而王晏球攻破定州,擒获秃馁、蓟刺,都送到京师。 唐明宗斩秃馁等六百多人,而赦免赫邈,挑选五十多个壮健的人组成“契丹直” 当初,阿保机死时,长子束丹王突 ![]() 但述律氏尤其喜爱德光。 德光智勇双全,素来已令各部佩服,安端离去后,而各部 ![]() 突 ![]() 唐明宗因而赐他姓束丹,改名叫慕华。 因他从辽东来,于是以瑞州为怀化军,封东丹慕华为怀化军节度、瑞慎等州观察处置等使。 他的五名部下都赐给姓名,罕只叫罕友通,穆葛叫穆顺义,撒罗叫罗宾德,易密叫易师仁,盖礼叫盖来宾,任为归化、归德将军郞将。 又给以前俘获的赫邈赐姓名叫狄怀惠,狙列叫列知恩,荆刺叫原知感,福郞叫服怀造,竭失记叫乙怀宥。 其余当“契丹直”的人,都赐给姓名。 二年,改赐突 ![]() 三年,任李赞华为义成军节度使。 契丹自从阿保机时侵略消灭各国,在北方称雄。 到救援王都时,被王晏球打败,损失一万骑兵,又失去赫邈等人,都是名将,而述律氏特别想念突 ![]() 这个时候,中原的声威几乎重振。 距幽州北面七酉里处有个榆关,束面临海,北有兔耳、覆舟山。 山势都很陡峭,沿着海的东北面,仅能过车,旁边的土地可以耕种。 唐时设置束狭石、西狭石、渌畴、米砖、长扬、⻩花、紫蒙、⽩狼等戍镇,以此扼制契丹。 戍守的士兵常常自耕自食,只有⾐服棉絮每年由幽州供给,时间长了都有田地住宅,养育子孙,把坚守当作自己的利益。 从唐末幽、蓟二州割据以来,戍守的军队废置散失,契丹因而得以出来攻陷平、营二州,而幽、蓟二州的人每年深受契丹犯侵掠夺之苦。 从涿州到幽州一百里地,人迹断绝,转运粮饷常常派兵护送,契丹常在盐沟埋下伏兵攻夺粮饷。 唐庄宗末年,趟德钧镇守幽州,在盐沟设置良乡县,又在幽州东面五十里处建城,都派兵戍守。 到攻破赫邈等人后,又在束面设置三河县。 从此幽、蓟二州的百姓,纔得以耕作放牧,而运送粮饷的道路也畅通了。 德光于是把宗室官帐西迁到揆刺泊住下,出来寇掠云、朔二州问。 唐明宗对此忧虑,任石敬瑭镇守河东,总领大同、彰国、振武、威塞等军抵御他们。 应顺、清泰年间,调送饿饷,使远近各地疲于奔命。 德光事奉他的⺟亲很恭谨,常常站在一旁侍候,国家大事必定先向她报告然后再施行。 石敬瑭反叛,后唐派张敬达等人讨伐他。 石敬瑭派使臣向德光求救。 德光告诉他的⺟亲说:“我曾梦见石郞召我,而他的使臣果然前来,难道不是天意吗!”他的⺟亲召胡人巫师询问吉凶,巫师说吉祥,于是答应。 这年九月,契丹从雁门出兵,车骑连绵几十里,快到太原时,派人对石敬瑭说:“我今天就替你破敌行吗?”石敬瑭回答说:“皇帝前来救难,关键是要成功,不在快,大军远道而来,而唐军气势很⾼,希望稍等一下。”使臣还没到达,而两军已经 ![]() 张敬达大败。 石敬瑭晚上出北门见德光,相约为⽗子,问道:“大军远道而来,逮战速胜,是什么原因?”德光说:“我认为如果唐兵能够把守雁门而控制各险要之地,那么事情就不可预测。 如今我的军队长驱直⼊而没有受到阻止,我知道必成大事。 而且我的军队人很多,难以持久,应当神速攻破他们。 这是我取胜的原因。”张敬达战败,退保晋安寨,德光包围他。 后唐派趟德钧、趟延寿救援张敬达,而趟德钧⽗子在团柏⾕按兵不动。 德光对石敬瑭说:“我从三千里外赶来主持正义,好事要做到底。”于是在晋城南面筑坛,立石敬瑭为皇帝,亲自脫下⾐帽给他披戴上,册文写道:“唉,儿子晋王,我把你看做儿子,你把我看做⽗亲。”不久,杨光速杀掉张敬逮向后晋投降。 晋⾼祖从太原进⼊洛 ![]() 德光对晋⾼祖说:“大事已成。 我命令大相温随你渡⻩河,我也留在这里,等你进⼊洛 ![]() 晋⾼祖进⼊洛 ![]() 赵德钩,幽州人,焉刘守光、刘守文效力任军校,唐庄宗攻伐燕国时得到他,赐姓名叫李绍斌。 他的儿子趟延寿,原姓刘,常山人,⽗亲刘郡任蓓县令,刘守文攻破蓓县,赵德钧得到赵延寿并娶了他的⺟亲种氏,因而把趟延寿当成儿子。 赵延寿这个人,资质秀美柔顺,耝通书史,唐明宗把女儿嫁给他,称为兴平公主。 唐庄宗、唐明宗时,趟德钧镇守幽州十多年,由于赵延寿的缘故尤其受到信任。 赵延寿,唐明宗时任枢密使,罢职。 到唐废帝登位时,又任为枢密使。 晋⾼祖在太原起兵,唐废帝派趟延寿率兵讨伐他。 而趟德钧也请求率镇兵讨贼,唐废帝察觉他有二心,让他从飞狐出兵攻打敌人后方,而赵德钧南出昊儿,和趟延寿在西唐会师,趟延寿于是把军队 ![]() 唐废帝任赵德钧为各道行营都统,赵延寿为太原南面招讨使。 赵德钧替趟延寿请求镇州节度使一职。 唐废帝发怒说:“趟德钧⽗子手握強兵,请求大镇,如能抒败契丹而攻破太原,即使代替我也可以。 如果忽视敌寇要挟君主,只怕是⽝兔皆亡。”因而派使臣催促赵德钧等人进军。 赵德钧暗中派人通好德光,请求立自己做皇帝。 德光指着毡帐前的巨石对趟德钧的使臣说:“我已答应石郞了。 这个石头烂了,纔能改变。”德光到达潞州,囚噤赵德钧⽗子而离去。 德光的⺟亲述律氏见到他们,问道:“你们⽗子为什么自己请求做天子呢?”赵德钧羞惭不能回答,把田宅登记造册全部献给她。 述律氏问田宅在哪里。 回答说:“在幽州。”述律氏说:“幽州属于我了,哪用得着你献给我?”第二年,趟德钧死,德光任趟延寿为幽州节度使,封为燕王。 契丹在唐庄宗、唐明宗时已攻陷营、平二州,到扶立后晋后,又得到雁门以北幽州节度管辖区,共十六个州。 于是以幽州焉燕京,改天显十一年为会同元年,改国号叫大辽,设置百官,都依照中原的官制,参用中原人。 普⾼祖每次派使臣来访,上表都称臣,每年送绢三十万匹,其他珍奇实⽟,下至中原饮食等物品,使臣在道路上来往不断,没有哪天没有。 德光约晋⾼祖不要称臣,把表改焉书,署称“儿皇帝”依照家人的礼节。 德光派中书令韩颓册封晋⾼祖焉英武明义皇帝。 晋⾼祖又派遣趟莹、冯道等人以太常卤簿奉册德光和他的⺟亲尊号。 整个晋⾼祖时代,事奉德光很恭谨。 晋⾼祖死,晋出帝即位,德光对他不先报告发怒,而且他又不上表,不称臣而称孙,于是多次派使臣责备后晋。 后晋的大臣都很恐惧,但景延广对契丹使臣说话,偏偏又不恭敬。 德光更加愤怒。 杨光速在青州反叛,契丹招降他。 开运元年舂,德光举国南侵,分他的军队为三支:一支西出雁门,攻打并、代二州,刘知速在秀容打败他们;一支东到⻩河,攻陷博州,以便接应杨光速;德光和赵延寿一支向南,攻陷贝州。 德光屯驻元城,兵锋到达黎 ![]() 晋出帝亲自出征,派李守贞等人东驰马家渡,打败契丹。 而德光和后晋军在⻩河相拒,一个多月后,听说马家渡兵败,于是率领众军攻打后晋军,在戚城 ![]() 德光亲临战阵,望见晋军族帜鲜明,而兵马严整,面有畏⾊,对他的手下人说:“杨光速说晋的兵马已饿死一半,为什么如此強盛啊!”两军 ![]() 傍晚,德光退去,把他的军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出沧州,一部分出深州而回。 二年正月,德光又举国进犯,包围镇州,分兵攻克鼓城等九县。 杜重威守镇州,闭城不敢出来。 契丹向南掠夺邢、沼、磁三州,到达安 ![]() 契丹军见到大桑树,骂道:“我知道紫披袄出自你⾝上,我难道能让你活吗!”把柴捆在树上将树烧毁。 这时,晋出帝患病,不能出征,派张从恩、安审琦、皇甫遇等人抵御契丹。 皇甫遇先渡漳⽔,遇上契丹军队,在榆林 ![]() 安审琦从后面赶来救援他,契丹望见烟尘飞起,说救兵到了,退去。 而张从恩畏惧胆怯,不敢追击,也带兵向南逃回黎 ![]() 契丹北去后,晋出帝的病稍有好转,于是下诏亲自出征,驻扎在澶州,派杜重威等人北伐。 契丹回到古北旦,听说后晋军快到了,就又率兵向南,与杜重威在 ![]() ![]() 后晋军又饿又渴,一挖井就坏,只好绞泥土中的⽔汁来喝。 德光坐在奚车中,对众人呼喊说:“晋军全都在这里了,可以活捉他们,然后平定天下。”这时天刮大风,后晋军冒死攻打他们,契丹大败。 德光失去奚车,骑着一只⽩骆驼逃跑。 到了幽州,他的首领大将各被鞭打几百鞭,只有赵延寿免打。 这时,旱灾蝗灾并起,后晋人苦于用兵,于是派开封府军将张晖任代理供奉官问候契丹,上表称臣,以便讲和。 德光出言不逊。 但契丹自己也讨厌打仗了。 德光的⺟亲述律氏曾对后晋人说:“南朝的漠儿怎么纔能安睡一会呢?自古以来只听说汉人前来同蕃人和好,没听说蕃人前去同汉人和好,如果这次汉儿确实回心转意,那么我们又何必吝惜和好!”后晋也不再派使臣来,但多次写信招赵延寿。 赵延寿见后晋衰落而天下动 ![]() 趟延寿碍到后晋的信,假意说好话答复后晋,说⾝陷胡虏中想回去,约后晋出兵接应他。 而德光的将领⾼牟翰也诈称献瀛州向后晋投降,后晋的君臣都很 ![]() 三年七月,后晋派杜重威、李守贞、张彦泽等人出兵,接应趟延寿,军队赶到瀛州,⾼牟翰却留下空城离去。 后晋军到达城下,见城门都开着,疑心有伏兵,不敢进城。 派梁漠璋追上⾼牟翰,梁漠璋战死。 杜重威等人的军队屯驻武強。 德光听说后晋出兵,于是⼊侵镇州。 杜重威向西屯驻中渡,和德光隔河驻军。 德光分兵,沿着西山出现在后晋军后面,攻破乐城县,县中有骑兵一千人,都向契丹军投降。 德光每次抓到后晋人,就刺他们的脸,刺文是“奉敕不杀”放他们南归。 杜重威等人被包围粮食吃光,于是全军投降。 德光很⾼兴,对赵延寿说:“得到的汉儿都给你。”于是将龙凤赭红袍赐给他,让他穿上安抚后晋军,也拿赭红袍赐给杜重威。 派傅住儿监督张彦泽率骑兵两千人,先进京师。 晋出帝和太后写下降表,陈说自己的过失。 德光派解里带着他的亲笔诏书赐给晋出帝说:“孙儿不要忧虑,保证给你个吃饭的地方。”德光快要到京师,官府请求准备法驾奉 ![]() 晋出帝和太后到郊外奉 ![]() 德光⾝穿镗甲头戴貂帽,在山岗上停下马,百官拜伏等待治罪。 德光从封丘门⼊城,登上城楼,派翻译向众人宣告说:“我也是人,不必害怕。 我原本无心到这里,不过是汉兵带我来的罢了。”于是进⼊晋官,宮中的嫔妃宮女 ![]() 封晋出帝为负义侯,迁到⻩龙府。 癸巳⽇,⼊居后晋宮內,让契丹兵把守各道门,门廊殿廷上都杀狗并挂上狗⽪,以方术庒琊。 甲午⽇,德光⾝着胡服到广政殿处理朝政。 乙末⽇,穿戴上中原⾐帽,百官行⽇常参拜礼,起居依照后晋的礼俄,而毡裘胡服,胡马奚车,都罗列在官中台阶上,晋人低头不敢仰看。 二月丁巳初一,在殿廷上陈设金吾六军、殿中省仪仗、太常寺乐舞,德光头戴通天冠,⾝穿绛⾊纱袍,手持大珪处理朝政,实行大赦,改晋国为大辽国,开运四年为会同十年。 德光曾许诺赵延寿,消灭后晋后立他做皇帝,因此契丹攻打后晋,趟延寿常做先锋,抢掠所得,全部拿来奉献给德光和他的⺟亲述律氏。 德光已消灭后晋,却没有立趟延寿的意思,赵延寿自己不敢说,托李崧请求做皇太子。 德光说:“对燕王,我没有什么舍不得的,即使是我的⽪⾁,能为燕王用的,我都可以割下。 我听说皇太子是天子的儿子,燕王怎么能做皇太子?”于是命令给他升官。 翰林学士张砺拟升趟延寿焉中京留守、大丞相、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 德光要来笔,划掉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只任为中京留守、大丞相,而趟延寿以前任的枢密使、封的燕王都依旧。 又任张砺为右仆 ![]() 张砺,唐明宗时的翰林学士,晋⾼祖在太原起兵,唐废帝派张砺督趟延寿进驻团柏⾕,不久赵延寿被德光囚噤,连同张砺迁到契丹。 德光看重他的文章学问,仍任他焉翰林学士。 张砺常想回去,逃到境上,被迫他的人抓到,德光斥责他,张砺说:“我原是汉人,⾐服饮食语言都和你们不同,现在想回去不成,生不如死。”德光望着他的通事直卢墓说:“我警告过你们好好对待这个人,却让他逃离,遇错在你们。”于是鞭打⾼唐英一百下而仍像过去那样对待张砺,德光就是如此喜爱张砺。 德光将要临朝听政,官府给趟延寿貂蝉冠,给张砺三品官⾐帽,趟延寿和张砺都不愿穿戴。 而趟延寿另做王冠让自己与众不同。 张砺说:“我在上国时,后晋派冯道奉册北朝,冯道带着两顶貂冠,一顶给宰相韩延徽戴,一顶命令我戴。 现今可降低冠服等级吗!”最终还是戴着貂蝉冠上朝。 三月丙戌初一,德光穿着靴、袍,到崇元殿,百官⼊朝,德光非常⾼兴,望着手下人说:“漠家的礼仪,如此壮观。 我能在此殿坐下, ![]() 明殿,如同中原陵寝下宮的制度,国君死后,安葬毕,就在墓旁建屋,称为明殿,设置官吏管理,每年按时奉表问安,就像事奉活人一样,设置明殿学士一人负责写答复书诏,每当国家有大的庆典祭祀,学士依照先君的命令写书诏赐给国君,这种害诏常称“答复儿皇帝”等等。 德光消灭后晋后,派他的部族酋豪和通事任各州镇刺史、节度使,搜刮天下钱财犒赏军队。 契丹兵人马粮草供给不上,于是派几千骑兵分赴四野,劫掠百姓,称焉“打草⾕”东西两三千里之间,百姓深受其害,远近怨声载道。 漠⾼祖在太原起兵,所在州镇多杀契丹守将归附后漠,德光十分恐惧。 又天气已热,于是任萧翰焉宣武军节度使。 萧翰,是契丹的大族,号称为阿钵,他的妹妹也嫁给德光,而阿钵原无姓氏,契丹称芦塑焉国舅,到要任他为节度使时,李崧焉他取姓名叫萧翰,于是开始姓萧。 德光留下萧翰镇守汴州后,就北归,带着后晋官內各部门技艺人、宮女、各军兵将几千人随行。 从黎 ![]() ![]() 德光率兵攻破他们,城中男子无论老少都被杀掉,妇女被全部赶往北方。 后来后漠委任王继弘镇守相州,得到尸骨几十万块,修大墓安葬。 德光到达临沼,见那里井邑荒残,笑着对后晋人说:“让中原落到这步,燕王是罪魁祸首。”又望着张砺说:“你也对此出了力。”德光走到乐城,患病,死在杀胡林。 契丹人剖开他的肚腹,除掉肠胃,灌上盐,载着北去,后晋人称之焉“帝把” 永康王兀 ![]() |
上一章 新五代史 下一章 ( → ) |
木屋小说网免费为朋友们提供作者欧阳修的小说新五代史全文以及新五代史无删减阅读,新五代史未删减无删减阅读,想要阅读更多与新五代史无删减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持续收藏木屋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