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衡未删减无删减阅读
|
![]() |
|
木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论衡 作者:王充 | 书号:10182 时间:2017/3/26 字数:8190 |
上一章 是应篇 下一章 ( → ) | |
儒者论太平瑞应,皆言气物卓异,硃草、醴泉、翔〔风〕、甘露、景星、嘉禾、脯、蓂荚、屈轶之属;又言山出车,泽出舟,男女异路,市无二价,耕者让畔,行者让路,颁⽩不提挈,关梁不闭,道无虏掠,风不鸣条,雨不破塊,五⽇一风,十⽇一雨,其盛茂者,致⻩龙、骐驎、凤皇。夫儒者之言,有溢美过实。瑞应之物,或有或无。夫言凤皇、骐驎之属,大瑞较然,不得增饰;其小瑞征应,恐多非是。夫风气雨露,本当和适。言其〔风〕翔、甘露,风不鸣条、雨不破塊,可也;言其五⽇一风、十⽇一雨,褒之也。风雨虽适,不能五⽇十⽇正如其数。言男女不相⼲,市价不相欺,可也;言其异路,无二价,褒之也。太平之时,岂更为男女各作道哉?不更作道,一路而行,安得异乎?太平之时,无商人则可,如有,必求便利以为业。买物安肯不求![]() ![]() 儒者言脯生于庖厨者,言厨中自生⾁脯,薄如形,摇鼓生风,寒凉食物,使之不臰。夫太平之气虽和,不能使厨生⾁,以为寒凉。若能如此,则能使五⾕自生,不须人为之也。能使厨自生⾁,何不使饭自蒸于甑,火自燃于灶乎?凡生者, ![]() ![]() 儒者又言:古者蓂荚夹阶而生,月朔⽇一荚生,至十五⽇而十五荚;于十六⽇,⽇一荚落,至月晦,荚尽,来月朔,一荚复生。王者南面视荚生落,则知⽇数多少,不须烦扰案⽇历以知之也。夫天既能生荚以为⽇数,何不使荚有⽇名,王者视荚之字则知今⽇名乎?徒知⽇数,不知⽇名,犹复案历然后知之,是则王者视⽇,则更烦扰不省蓂荚之生,安能为福?夫蓂,草之实也,犹⾖之有荚也,舂夏未生,其生必于秋末。冬月隆寒,霜雪陨零,万物皆枯,儒者敢谓蓂荚达冬独不死乎?如与万物俱生俱死,荚成而以秋末,是则季秋得察荚,舂夏冬三时不得案也。且月十五⽇生十五荚,于十六⽇荚落,二十一⽇六荚落,落荚弃殒,不可得数,犹当计未落荚以知⽇数,是劳心苦意,非善佑也。使荚生于堂上,人君坐户牖间,望察荚生以知⽇数,匪谓善矣。今云“夹阶而生”生于堂下也。王者之堂,墨子称尧、舜⾼三尺,儒家以为卑下。假使之然,⾼三尺之堂,蓂荚生于阶下,王者 ![]() ![]() ![]() 儒者又言:太平之时,屈轶生于庭之末,若草之状,主指佞人,佞人⼊朝,屈轶庭末以指之,圣王则知佞人所在。夫天能故生此物以指佞人,不使圣王 ![]() ![]() ![]() ![]() ![]() ![]() ![]() 儒者说云:觟<角虎>者,一角之羊也, ![]() 狌々知往,乾鹊知来,鹦鹉能言,天 ![]() ![]() ![]() ![]() ![]() ![]() ![]() 又言太平之时有景星。《尚书中候》曰:“尧时景星见于轸。”夫景星,或时五星也,大者岁星、太⽩也。彼或时岁星、太⽩行于轸度,古质不能推步五星,不知岁星、太⽩何如状,见大星则谓景星矣。《诗》又言:“东有启明,西有长庚。”亦或时复岁星、太⽩也。或时昏见于西,或时晨出于东,诗人不知,则名曰启明、长庚矣。然则长庚与景星同,皆五星也。太平之时,⽇月精明。五星,⽇月之类也,太平更有景星,可复更有⽇月乎?诗人,俗人也;《中候》之时,质世也。俱不知星。王莽之时,太⽩经天,精如半月,使不知星者见之,则亦复名之曰景星。《尔雅》《释四时章》曰:“舂为发生,夏为长嬴,秋为收成,冬为安宁。四气和为景星。”夫如《尔雅》之言,景星乃四时气和之名也,恐非着天之大星。《尔雅》之书,《五经》之训,故儒者所共观察也,而不信从,更谓大星为景星,岂《尔雅》所言景星,与儒者之所说异哉?《尔雅》又言:“甘露时降,万物以嘉,谓之醴泉。”醴泉乃谓甘露也。今儒者说之,谓泉从地中出,其味甘若醴,故曰醴泉。二说相远,实未可知。案《尔雅》《释⽔》章:“泉一见一否曰瀸。槛泉正出,正出,涌出也;沃泉悬出,悬出,下出也。”是泉出之异,辄有异名。使太平之时,更有醴泉从地中出,当于此章中言之,何故反居《释四时章》中,言甘露为醴泉乎?若此,儒者之言醴泉从地中出,又言甘露其味甚甜,未可然也。 儒曰:“道至大者,⽇月精明,星辰不失其行,翔风起,甘露降。”雨〔霁〕而 ![]() ![]() ![]() ![]() 译文 俗儒谈论太平之时的祥瑞,都说那时的瑞气和祥物卓越异常,如朱草、醴泉、祥风、甘露、景星、嘉禾、萐莆、蓂荚、屈轶这类瑞物。又说山里出现神车,⽔泽出现神马,男女各行其道,集市上没有两种价格,耕田的退让田界,行路的人互相让道,头发花⽩的老人没有提着东西走路的,关口桥梁不设关卡,路上没有抢劫的现象,风柔和得不让树枝发出声音,雨⽔不会冲坏土块,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瑞应之物极美,出现了⻩龙、麒麟、凤凰。俗儒的谈论,有些称美过分超出了实际。瑞应之物,也许有也许没有。说凤凰、麒麟这类瑞物,因为这些是很明显的大祥瑞,不必夸大修饰,那些小瑞物的征兆,恐怕很多不是事实。 风气雨露,本来应当调和适时。说那些柔风祥瑞露⽔甘甜,柔风不会让树枝出声,雨⽔不会冲坏土块,是可以的;说它五天一次风,十天一场雨,就夸张了。风雨即使适时而来,也不能完全按五天、十天这样的数字规定。说男女互不相犯,市价不互相欺骗,是可以的;说它男女分道而行,集市没有两种价格,就夸张了。太平之时,难道会另外给男女各修一条路吗?不另外修路,男女在一条路上行走,怎么能够异路呢?太平之时,没有商人则罢,如果有,必然会把赚钱图利作为经商的目的,买东西怎么肯不求买便宜的呢?卖东西怎么肯不卖⾼价钱呢?有求卖贵买 ![]() 俗儒说萐莆生长在厨房中,是说厨房中自己长出了萐莆,薄得像扇子一样,摇动产生风,让食物冷却,使它不腐烂变味。太平之气即使谐和,也不能使厨房里长出萐莆,并用它来让食物冷却。如果能够这样的话,那么就能使五⾕自己生长出来,不必要人去栽种它们了。太平之气能够让厨房里自己长出萐莆,为何不让饭自己在甑子中蒸 ![]() 人们在夏天拿着扇子,必须用手摇动扇子,然后才能产生风。用手轻轻拿着扇子, ![]() ![]() 俗儒又说:“古代的蓂荚沿着台阶的两旁生长,每月初一开始,一天长出一片荚来,到十五天就有十五片荚,从十六⽇起,每天落一片荚,至月底荚全部落完。第二个月的初一,一片荚再长出来。帝王朝南坐着看荚的生长脫落,就知道⽇子数目的多少,不必费事去查看⽇历来弄清⽇期。”上天既能够让荚长出来作为记⽇数的东西,为什么不让每片荚上有⽇子名称,帝王看到荚上的字就知道今天是什么⽇子呢?只是知道⽇子数,不知道⽇子的名称,还要再查看⽇历然后才能知道,这样帝王看⽇子不就更⿇烦而不清楚了,蓂荚的生长,怎么能带来福呢? 蓂荚,是草的果实,如⾖有⾖荚一样。舂夏季不结⾖荚,⾖荚的产生必定是在深秋之时。冬天非常寒冷,霜坠雪落,万物都枯萎了,俗儒能说唯独有蓂荚到冬天不死吗?如果与万物同样生长同样死亡,荚要在深秋才能长成,这样就只能在秋末考察蓂荚,舂夏冬三个季节就不能考察了。而且十五天生十五片荚,在第十六天开始落荚,第二十一天落六片荚,落下的荚已散弃消亡了,不可能得到它的数目,还需要计算没有落下的荚才能知道⽇子的多少。这样劳苦心思,并不是什么有益的天助。 假使蓂荚生在殿堂上,君王坐在门窗之间,观察蓂荚的生长情况以此知道⽇子的多少,这才差不多可以说是有益的了。现在说蓂荚沿着台阶生长,就是长在殿堂之下了。君王的殿堂,墨子说尧、舜的殿堂⾼出地面三尺,儒家认为这还说得太低了。假使殿堂就是这样吧,⾼出地面三尺的殿堂,蓂荚长在台阶下,君王想看这些蓂荚,是不能够从门窗之间看到的,必须到堂前才能看见它,才会知道有多少片荚。起⾝去看殿堂下的蓂荚,这和把⽇历挂在君王座位附近,君王向旁一看就能见到相比,哪一个更方便些呢?天生祥瑞之物是想以此来使君王快乐,必须起⾝查看才知道⽇子多少,这是上天生出⿇烦的东西给帝王添累赘啊。 况且蓂荚是一种草,君王的殿堂是他早晚要坐的地方,古代的人虽然生活朴实,宮室里面,长草了就要锄掉,怎么能够长出蓂荚来并让人可以从月初到月底都去数它呢?而且凡是计算⽇数的目的,都是为了用来记事。古代有史官主管历法负责记⽇,君王为什么要亲自去数荚片呢?尧要测定四季的中分之⽇,就授命曦、和他们四人观测四座星宿据以测定四时和节气。观察四星的出现事关重大,君王尚且不亲自去观察,反倒会亲自去察看荚片来计算⽇子吗? 俗儒又说:“太平之时,屈轶生长在殿堂的台阶下,形状像草一样,主要指明谁是佞人。佞人进⼊朝廷,屈轶就在殿堂的台阶下把他指出来,圣王就知道佞人在什么地方了。”上天能够有意识地生长这种东西来指出佞人,不让圣王天生就能识别佞人,或者使佞人 ![]() 圣王中没有谁能超过尧和舜,尧舜治理之时,天下最为太平。如果屈轶已经自己长在殿堂的台阶下,佞人来了,就指出来让人知道他,那么舜对于识别佞人又有什么困难,而要让皋陶陈述识别好人坏人的方法呢?经书上说:“能理解人就显得明智,连舜都很难做到这一点。”人都含有五常之气,语言气息互相沟通,尚且还不能互相了解。屈轶,不过是一种草,怎么能够了解谁是佞人呢?如果俗儒的这种说法是对的,那么太平之时,草木的智慧就超过圣贤了。 打官司总有对有错,就人的情理来说也有理亏与理直,为什么上天不让屈轶直接指出那个有错而理亏的人,而一定要费尽心思去听取双方的申诉,判决以后还要等三天才定罪呢?所以屈轶这种草,或许 ![]() ![]() ![]() ![]() ![]() 俗儒说道:“觟…是一只角的羊,天生就能识别有罪的人。皋陶审理案件,对那些怀疑有罪而难以肯定的人,就让羊去触他,如有罪羊就抵触,无罪羊就不抵触。这大概是天有意生下来的独角怪兽,帮助法官检验疑案,所以皋陶很敬重羊,时刻都要侍奉它。这就是神妙奇特的瑞应一类的东西。” 王充说:有关觟…的说法仍旧是重复有关屈轶的说法。羊本来有两只角,觟…有一只角,形体上与一般的羊有所残缺,还不及同类,有什么神奇呢?三只⾜的鳖叫“能”三只⾜的⻳叫“贲”考察能与贲并不比四只⾜的⻳和鳖神奇,一只角的羊怎么会比两只角的更神圣呢?猩猩能知过去的事,喜鹊能知未来的事,鹦鹉能学人言,这些禽兽天生各有一种本领,不能再有第二种本领。 也许觟…的天 ![]() ![]() 师尚⽗任周代的司马,率领军队讨伐纣王,到达孟津渡口上,执钺握旗,号令他的部下说:“河中有仓兕!”仓兕是⽔中的一种怪兽,善于弄翻人乘坐的船。师尚⽗要借助神力来鼓动将士,想叫他们尽快渡河,说不快渡河,仓兕要祸害你们,这也是重复关于觟…一类的说法。河中有这种奇异的动物,有时浮出⽔面扬起⾝子,⾝上有九个头,人们又害怕又厌恨它,其实它不一定会弄翻人坐的船。尚⽗因为河中有这种奇异的动物,就借它来威慑众将士。觟…能触有罪的人,如同仓兕能弄翻船一样,大概徒有虚名,并没有什么实际效验。人们畏惧怪奇之物,所以就凭空把它夸大。 俗儒又说太平之时有景星出现。《尚书中候》上说:“尧的时候曾经有景星出现于轸宿所在的位置。”景星,或许就是五星。其中最大的就是木星和金星。或许那个时候正是岁星、太⽩星运行到了轸宿所在的位置上,古人头脑单纯不能推算出五星运行的度数,也不知道岁星和太⽩星是什么样子,出现大而亮的星就说是景星了。《诗经》上又说:“东边有启明星,西边有长庚星。”或许也是再次出现的岁星和太⽩星。或是⻩昏时出现在西边,或是清晨出现在东边,诗人不明⽩,就叫做启明星、长庚星了。 然而长庚星与景星相同,都在五星之中。太平之时,⽇月分外明亮。五星,与⽇月同属一类。如果太平之时会另外出现景星,可以再另外出现⽇月吗?诗人,只是平常的人;《尚书中候》所记的时代,是质朴的时代,都不明⽩星的运行。王莽的时候,太⽩星横贯天空,明亮得如同半弦月,假如不明⽩星的运行的人看见它,就又再会称它做景星。 《尔雅-释四时章》上说:“舂天万物开始生长,夏天万物兴盛,秋天收获农作物,冬天万物定安宁静。四季之气调和就称为景星。”按照《尔雅》上的说法,景星是四季之气调和的名称,恐怕不是指依附在天空的大星。《尔雅》这本书,是用来训诂五经的,是儒者共同钻研的书,反而不信服它,另外称大星为景星,难道《尔雅》上说的景星与儒者说的景星不同吗! 《尔雅》上又说:“甘露及时降下,万物因此得到好处,就叫做醴泉。”醴泉说的是甘露。现在俗儒的说法,称泉⽔从地中出来,它的味道甜得像甜酒一样,因此叫做醴泉。两种解释相差甚远,确实不容易弄明⽩。考察《尔雅-释⽔章》:“泉⽔一会儿出现一会又没有了叫‘瀸’。噴泉⽔直噴出来。正出,就是噴涌出来的意思。沃泉⽔从上往下流出。悬出,就是从上面流出的意思。”这类泉⽔流出的情况不同,就有不同的名称。如果太平之时,另外有醴泉从地中流出来,应当在这一章中说到它,为什么反而记载在《释四时》这一章中,说甘露是醴泉呢?如果这样,俗儒说醴泉从地中流出,又说甘露的味道很甜,就不可信了。 俗儒说:“道德达于上天,能感动上天使⽇月分外明亮,星辰不偏离运行的轨道,祥风吹来,甘雨普降。”雨停后天 ![]() 据此说来,《尔雅》上的解释比较接近实际。 ![]() ![]() ![]() |
上一章 论衡 下一章 ( → ) |
木屋小说网免费为朋友们提供作者王充的小说论衡全文以及论衡无删减阅读,论衡未删减无删减阅读,想要阅读更多与论衡无删减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持续收藏木屋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