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经未删减无删减阅读
木屋小说网
木屋小说网 乡村小说 言情小说 科幻小说 都市小说 同人小说 耽美小说 官场小说 仙侠小说 网游小说 军事小说 架空小说 竞技小说
好看的小说 历史小说 综合其它 穿越小说 经典名著 灵异小说 校园小说 重生小说 推理小说 玄幻小说 总裁小说 短篇文学 武侠小说
小说排行榜 陪读母亲 扶摇夫人 上海辣妈 母子恩爱 偷奷御妹 母子突破 绿帽情结 乱雨纷飞 美母骑士 易子而交 全本小说 热门小说
木屋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反经  作者:赵蕤 书号:10165  时间:2017/3/26  字数:2291 
上一章   息辩    下一章 ( → )
  (议曰:夫人行皆着于迹,以本行而征其迹,则善恶无所隐矣。夫辩者焉能逃其诈乎?)

  《中论》曰:“⽔之寒也,火之热也,金石之坚刚也。彼数物未尝有言,而人莫不知其然者,信着乎其体。”(故曰:使吾所行之信,如彼数物,谁其疑之?今不信吾之所行,而怨人之不信也。惑亦甚矣。)故知行有本、事有迹。审观其体,则无所窜情。

  何谓行本?孔子曰:“立⾝有义矣,而孝为本;丧纪有礼矣,而哀为本;战阵有列矣,而勇为本。”太公曰:“人不尽力,非吾人也;吏不平洁爱人,非吾吏也。宰相不能富国強兵,调和,安万乘之主,简练群臣,定其名实,明其令罚,非吾宰相。”此行本者也。

  何谓事迹?昔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而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民人‬给,官无留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我左右以求誉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而语之曰:“自夫子之守阿也,誉⽇闻。然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民人‬贫苦。赵攻甄,子不能救。卫取薛陵,子不能知。是子常以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烹阿大夫及左右常誉之者,齐国大理。

  汉元帝时,石显专权。京房宴见,问上曰:“幽厉之君何以危?所任者,何人也。”上曰:“君不明而所任巧佞。”房曰:“知其巧佞而用之也?将以为贤?”上曰:“贤之。”房曰:“然则今何以知其不贤也?”上曰:“以其时而君危知之。”(房曰:“齐桓公、秦二世亦尝闻此君而非笑之。然则任竖刁、赵⾼,政治⽇,盗贼満山。何不以幽厉卜之而觉悟乎?”上曰:“唯有道者,能以往知来耳。”房曰:“陛下视今为治也?也?”上曰:“亦极耳。”房曰:“今所任丹者谁欤?”上曰:“然幸其愈于彼,又以为不在此人也。”房曰:“夫前世二君,亦皆然耳。臣恐后之视今,如今之视前也。”)此事迹者也。

  由是言之,夫立⾝从政,皆有本矣;理能否,皆有迹矣。若其本行,以事迹绳之,譬如⽔之寒、火之热,则善恶无所逃矣。

  
译文

  [赵子议论说:人的品行都会有迹象显示出来,据一个人的本品质并参验他办事的迹象,那么是善是恶就无法掩饰了。即使能言善辩,也无法用诡诈的手段掩饰他不善的本质。]

  《中论》上说:“⽔是凉的,火是热的,金石是‮硬坚‬的,这几种东西并未自己标榜,可是人们没有不了解它们确是哪样质的。这是什么原因呢?

  它的标记就附在它本⾝上面。”[所以说,假如我的所作所为诚如那几种东西一样,谁还会怀疑我的品行呢?如今人们不相信我的品行,却埋怨别人不相信自己,真是糊涂极了。]由此即可明⽩,立⾝有本可察,做事有迹象可寻,只要仔细观察,那就谁也无法掩饰其真相了。

  什么叫立⾝本呢?孔子说:“立⾝处世有一定的准则,而孝敬⽗⺟是本;丧葬有一定的礼仪,哀痛是本;战阵有一定的排列方式,但以勇敢为本。”姜太公说:“‮民人‬不尽力务家,不是我的‮民人‬;官吏不公平廉洁、爱护百姓,就不是我的官吏;宰相不能富国強兵,调合四时,使国君安居王位,不能选拔训练群臣,使其名实相符,法令彰明、赏罚得当,就不是我的宰相。”这就是立⾝本。

  什么是做事的迹象?过去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了即墨任职以后,说你坏话的每天都有。可是我派人去巡视即墨,看到荒地都开垦出来了,‮民人‬丰⾐⾜食,官府没有积庒的工作,东方一带因此宁静‮定安‬。

  这是因为你不花钱收买我⾝边的亲信以求荣誉啊。”因而将万家封给即墨大夫做采邑。又召见东阿大夫,对他说:“自从先生做东阿太守后,每天都能听到的人说你的好话。然而我派人巡视东阿,只见到处荒芜,百姓贫困。赵国攻打甄城,你不能救助;卫国攻取薛陵,你竟然不知道。这是你常用钱收买我⾝边的亲信,以求得荣誉啊。”当天,便烹杀了东阿大夫和⾝边亲信中说东阿大夫好话的人。齐国因此而治理得井井有条。

  汉元帝时,石显专权,京房私下进见皇帝,问汉元帝说:“周幽王和周厉王时,国家怎么陷⼊危机的呢?他们信任的是些什么人呢?”元帝说:“君主不英明,信任的都是些投机取巧、吹吹拍拍的人。”京房说:“是明知他们投机取巧、吹吹拍拍还要任用他们呢?还是认为他们有才能才用他们呢?”元帝说:“是认为他们有才能。”京房说:“那么如今怎么知道他们不贤呢?”元帝说:“据当时社会混,君主的地位受到危胁的情况知道的。”[京房说:“齐桓公、秦二世也曾听到过这样的道理,但他们却嘲笑幽王、厉王的糊涂。然而他们仍然任用了竖刁、赵⾼这样的狡诈之徒,结果国家政治一天比一大昏,造反的人満山遍野。为什么他们不能以幽王、厉王作为前车之鉴,从而觉悟到自己用人之非呢?”元帝说:“只有懂得大道的人,才能鉴过去以知未来啊。”京房说:“陛下看现在的朝政是清明呢而是昏?”元帝说:“也是非常昏的。”京房:“如今受信任重用的是些什么人呢?”元帝说:“有幸的是现在被任用的石显比竖刁、赵⾼他们好。我认为朝政的昏责任不在他。”京房曰:“前世的齐桓公、秦二世也是这样认为的。我恐怕将来的人看现在的情形就如同我们看过去的情形是一样的。”]

  这就是凡事必有迹象表现出来的道理。

  由此说来,立⾝也好,从政也好,都有一个最本的准则。政治清明或昏,人是否有才能也都有迹象表现出来。如果能把持住本,以办事的迹象作为考核的依据,那么就象⽔是凉的、火是热的一样,人的善恶就无法掩饰了。 MwUXs.Com
上一章   反经   下一章 ( → )
木屋小说网免费为朋友们提供作者赵蕤的小说反经全文以及反经无删减阅读,反经未删减无删减阅读,想要阅读更多与反经无删减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持续收藏木屋小说网